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人类社会对环境的压力不断增加,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范围的生态危机问题,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我国已将环境保护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环境管理力度不断加强。松花江重大水污染事件警示人们,中国已进入环境事故的高发期。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我国要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做到不欠新账,多还旧账。此次全国环境环保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党中央、国务院把环境保护工作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就现阶段而言,高等教育规模远远不能满足我国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迫切需要大量的一线污染控制及过程管理等方面的专业工程人才充实到环保发展行业中。而环境监测和水资源科学管理是环境污染控制和治理的最基本的手段、内容。我国环保事业发展的实践证明,环境监测是环保事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环保事业的科学发展,离不开环境监测的有力支撑。“十三五”将是我国环境产业高速发展的五年,也是水质环保相关产业大有作为的五年。目前,我国环境监测队伍有5.3万人。 2011年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在全国环境监测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谈到:环境监测队伍是环保工作的主力军和基础力量,在“十二五”环境监测队伍还要大发展。要高度重视监测人才队伍建设,紧紧围绕环境监测新任务、新要求,把人才队伍的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实施人才优先战略。要加大人才的培养、引进、使用和激励工作力度,加大急需紧缺人才的培养,积极储备未来人才。各级环保部门要关心监测机构的发展,在干部配备、人员编制、工作经费和能力建设上予以重点保证。

环境保护是一项综合性和社会性很强的工作,几乎涉及生产、生活的全部领域。这一特点决定环保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是多方面的,同时就业渠道也是多元化的。随着环保理念的不断深入,国家经济实力的提升,国民对环境质量、生态效应的关注使得环境保护人才的就业前景较为乐观,尤其是服务于生产一线的应用性人才市场前景更是看好。

我国环境保护事业起步较晚,无论是技术力量还是专业人员的比例均远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这将严重阻碍中国同国际接轨且影响中国的国际竞争力。随着我国环保形势的日益严峻,环境保护及相关专业技术人才已成为我国最紧缺的人才之一,特别是工业环保工程,包括水质科学技术人才和环境监测人才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据国家人事部的有关统计预测,在我国未来几年里急需的八大类人才中,环境保护技术人才名列其中。

抓住学校发展工科机遇,内外因素结合。环生学院特此向学校提出申请组建“环境监测实验班”。具体方案如下:


一、建设目标

通过“环境监测实验班”的建设,形成一套完整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凝练出环境与生物工程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全力培养出一批具有“强基础,宽口径,重应用”特色的应用型本科人才,打造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工学应用型人才培养品牌。建设省级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环境监测、环境管理、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的基本理论与专业知识,并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素养的工程应用型技术人才。    毕业生适应岗位:环境监测、环保设施运营维护、大型工业用水系统的水质检测及净化;环境规划、管理、环境影响评价岗;在与化学相关的产品质监部门、化工企业、环保部门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分析检测工作的应用型岗位。

人才培养目标。按照“强基础、宽口径、重应用”的培养规格,培养具有职业道德、实践能力、社会责任的高素质工程人才。

服务面向定位。立足武汉,面向湖北和全国,积极参与区域环保产业发展。结合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深度校企合作的特点。广泛调研武汉周边及湖北省内对环境检测及分析和水质资源类人才的需求。


二、建设内容

1、“环境监测实验班”运行管理机制建设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项目为驱动,模拟项目运营管理,设计规范的实验班运行管理机制。

2、“环境监测实验班”环境建设

分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硬件环境主要包括办公场地,实验实践场所和教学场地。软件环境主要包括工程实训平台建设、虚拟仿真实验平台、专业技术培养电子资料库、创新创业基金。

3、“环境监测实验班”师资建设

加强“环境监测实验班”指导教师建设,完善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结构合理、人员稳定、具备项目运营和有一定技术研发能力的指导教师团队。在项目指导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

4、“环境监测实验班”培训体系建设

采取强化应用型的培养方式。根据人才培养需求,开发个性化的项目培训课程,由指导老师定期培训;邀请校外企业家、企业研发主管、环境监测站主管举办培训讲座。

5、翻转式教学

积极探索和尝试“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 (Flipped Class Model),学生在课下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变成了老师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6、“环境监测实验班”校企合作实践平台

搭建“环境监测实验班”校企合作实践平台—检测中心,将团队和项目绑定纳入检测中心,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项目运营,锻炼学生的实战能力。


三、实验班建设与管理

(一)实验班相关规定及基本政策

1、在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环境工程、生物工程与生物制药等专业选拔优秀学生20-30名进入实验班。

2、实验班学生实行末位淘汰制。因违纪或综合考核不合格者取消实验班学习资格;实验班学生也可自愿申请退出实验班学习。

3、由于实验班淘汰机制造成的实验班名额空缺,学院将组织生物工程,环境工程和生物制药等相关专业成绩优秀并有意向加入实验班的学生来进行填补。在加入实验班前申请者需通过学院的考核。

(二)学生选拔

学生选拔的目的,是通过能力测评,是真正有兴趣、有潜质的学生加入到实验班上来。

1.报名资格

针对新生,经学院审查其高考成绩,上学期综合成绩,考核其实验操作能力,确定毕业后以就业和创业为主要意向学生可获得报名资格。

2、选拔方式

(1)符合报名资格的学生在学院的组织下,自愿报名。

(2)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分别占60%和40%。

笔试:综合测试,百分制,主要考察学生的逻辑思维、创新思维等。

面试:围绕能力、素质进行测试,主要是知识面、表达交流能力、个人品格修养、创新精神和意识。笔试总成绩前45名学生即可参加面试。

3、按照考试总成绩排名顺序,录取前20-30名。

(三)管理机制

实验班采用淘汰制,实现过程管理和动态调整。动态调整实行自愿基础上的强制原则。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是第一至第三学期。第二阶段是第四至第六学期。

第一阶段:第一至第三学期。实验班在原有专业课程基础上,重点考察分析化学基础理论与实践知识、关键技术与方法的掌握情况,考查对检测项目与实施的了解情况等。

第二阶段:第四至第五学期。按照环境监测实验班关键课程进行教学和安排,并采用学生团队项目推进的方法,参与各类学科竞赛和科研课题,以团队科研成果成效情况作为评价的依据。

学生第一阶段的考核在第三学期末进行,设定统一基本标准,达到基本标准才能进入下一阶段学期。判断依据课程成绩、平时表现等综合评价,没有达到评价标准的学生自动淘汰。淘汰退出实验班的学生进入环境工程普通班继续学习,完成余下的课程。


返回原图
/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