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传媒联盟的一项调查显示,51.57%的受访者在学校买不到报刊,82.24%的受访者认为校园里应该有报刊亭——
正在消失的校园报刊亭文化
对于现在的很多大学生来说,在大学校园里看到报刊亭可以说是奢望,甚至在学校里根本找不到卖报纸和杂志的地方。
“就在上个学期,我们学校商业中心的报刊亭改成了小吃店。”吉林大学的张婷告诉记者,这让喜爱购买纸质报刊的她感到很无奈。与张婷的境况类似,很多学校的报刊亭逐渐“消失”。
2015年3月,全国政协委员、央视主持人白岩松曾提交有关“将报刊亭升级为城市报刊文化亭”的提案,他认为,“报刊亭不仅不该消失,反而应该升级发展,引领生活方式”。2016年初,中国高校传媒联盟随机抽取了381名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的大学生,针对校园报刊亭相关问题进行调查,82.24%的受访者认为校园里应该有报刊亭。
正在“消失”的报刊亭
在上海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的李璐是安徽某高校2015届本科毕业生,在她读大一时,学校里有一处报刊点,会售卖报纸、杂志以及各种文具,她经常会去那里买杂志。
“我上大二时,应该是2012年年底吧,那家报刊点就被撤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家水果店。”李璐在采访中告诉记者,“那原本是学校里唯一卖报刊的地方,被取代了之后只能去市区的报刊代售点买杂志了,而从学校到市区乘车需40分钟。”虽然车程很远,李璐几乎每周都去。
“有一天当我需要订报纸的时候,忽然就发现它不见了。”吉林大学的张婷是学校报刊亭的常客,而就在2015年秋,一家小吃店取代了之前的报刊亭。
在张婷的记忆里,学校这个报刊亭有过一次搬迁,“我大一军训的时候,报刊亭的报刊特别齐全。后来,报刊亭进行了一次搬迁,搬迁后的规模比之前那个小一些。” 她还清楚地记得报刊亭的老板是一个50岁左右的人,之前光顾报刊亭时,张婷总会和老板聊上几句,“那位老板应该是挺有情怀的一个人。”她这样评价那位老板,“他曾说过,想要一直把报刊亭办下去。” 张婷一直记得老板这句话,而如今却不知道报刊亭去了哪里。后来,张婷问起校外报刊亭的老板,她才真正“死心”,校内报刊亭确实已经没有了。
中国高校传媒联盟针对校园报刊亭相关问题的调查显示,51.57%的受访者所在学校没有报刊亭。然而从阅读习惯来看,91.1%的受访者依然保持着阅读纸质报纸或杂志的习惯。
提起校园报刊亭,在香港理工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的丁健男说:“太怀念曾经的那个报刊亭了。”在湖南大学读了4年本科,他见证了那个人来人往的报刊亭被拆除。
“那个报刊亭的杂志非常齐全,很多同学都会去购买,我也经常光顾。”丁健男告诉记者,“似乎是因为土地产权问题,那个报刊亭被拆除了,自此学校里再也没有报刊亭了。”
丁健男在接受采访时说:“在学校,如果读书可以去图书馆借,可报纸杂志买不到的话,可能有的人就不再看了。”在他看来,大学校园“应该给同学们一个看报纸和杂志的机会”。
报刊亭是校园文化的印记
在大连理工大学西山一条街,有一位老人常年摆地摊卖报纸和杂志,“我们都叫他‘报爷’,‘报爷’都快80岁了。”大连理工大学的刘一苇告诉记者,“听说‘报爷’在这儿摆摊有20多年了,路过报摊的老师、同学甚至学校的保安都会停下脚步买买报纸或杂志,有时还会和‘报爷’聊上几句。”
“‘报爷’常说,‘我不来卖报,这学校就没人卖报了’。”在刘一苇看来,大学校园里应该设有报刊亭,“虽然现在很多人看电子书,但学校里应该有人卖纸质报刊,还是有很多同学有购买需求,就像学校图书馆依然提供借纸质书的服务一样。”
姚晓岚是浙江大学大三学生,她所在的浙江大学西溪校区,学生宿舍旁就有一家报刊亭。“报刊亭是一位阿姨在经营,除了卖报纸杂志,还可以修雨伞,也会卖一些零零碎碎的小东西,比如电话充值卡等。”
姚晓岚是这家报刊亭的常客,每个月都会去一两次,“我一般会买几本杂志,比如《新周刊》《看天下》等。虽然现在用手机看新闻很方便,但网络的内容还是比较碎片化,杂志可以看一下集锦什么的,像《看天下》这种杂志也比较注重深度报道,也值得买来阅读和收藏。”
“大学校园很有必要有报刊亭。”在姚晓岚看来,“校园文化离不开报刊亭,它们之间有很大的交集,而且我发现,比起校外的报刊亭,学校里的报刊亭售卖的报纸和杂志都更贴近大学生,校园报刊亭传播的文化也会帮助大学生认识世界。”她认为,现在通过手机端看新闻是“浏览”,而捧在手中的报纸或书籍才是“阅读”。
“比起网络传播的信息,将内容印在纸上就是很庄重的一件事,把报刊拿起来阅读也会变得很庄重。”姚晓岚还说,“我自己平时经常浏览手机,但有深度的新闻我更倾向于买报刊来看,阅读纸质文章能让我更好地思考。”
报刊“停”如何做到报刊“挺”
在刚刚过去的2015年,上海理工大学有一家报刊亭每个月达到近5000元的营业额,在报刊亭勤工俭学的梁耀锦同学告诉记者,“现在报刊亭主要在做二手书方面的一些业务,当然也还会经营一些报纸杂志。”
“报刊亭一直都有人光顾,《东方早报》和《第一财经周刊》都卖得很好,不过的确是在做二手书业务之后火起来的。”梁耀锦介绍道,“其实报刊亭单卖报纸杂志几乎不赚钱。报纸是讲时效性的,今天没卖,过几天也没卖出去的话,就不值钱了;而杂志来货就是8折左右,一本杂志10元,卖一本才挣一两元左右。”
在梁耀锦看来,报刊亭亟待转型,“增加了二手书业务后,我们还开始售卖邮票、明信片等,也会卖一些考研资料。”除了业务上的转型,在“互联网+”大环境下,报刊亭还推出了手机支付业务,“我在报刊亭窗上贴了我的支付宝账号,同学们买东西可以直接用手机支付,支付方便了,大家也更喜欢光顾。”
尽管业务扩大了,但报刊亭卖报刊的本质从没改变,梁耀锦说:“报纸杂志会继续卖下去,大学校园里的文化是多元化的,不同的阅读需求都应该被满足。”
中国高校传媒联盟针对校园报刊亭相关问题的调查显示,50.27%的受访者认为校园报刊亭需要售卖校园纪念品,36.76%的受访者认为校园报刊亭需要售卖零食,29.73%的受访者认为校园报刊亭需要为同学提供生活服务,比如修雨伞。
著名教育学者、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报刊亭以前主要就是卖报纸、杂志,可是现在很少人看报纸,手机上网普及了,报 刊亭今后想要生存下去,就得多元化经营,比如有的报刊亭会有打印机,有的大学还免费给学生使用报刊亭,作为学生创业、勤工俭学的依托。也就是从原来的单一经营报刊,可以转型为多元化经营,不单单是卖报纸、杂志,还可以提供多种多样的服务。
针对没有报刊亭的高校,熊丙奇表示,“学校里的学生对报刊有需求,就算报刊亭没有了,学生和老师也会通过各种方式找到自己想看的报刊,像学校的图书馆,可以配备一些报刊。我还了解到许多学校学生宿舍楼下会设有‘学生之家’这样的阅览室,里面配有很多报刊,供学生选读。”
正在消失的校园报刊亭文化
对于现在的很多大学生来说,在大学校园里看到报刊亭可以说是奢望,甚至在学校里根本找不到卖报纸和杂志的地方。
“就在上个学期,我们学校商业中心的报刊亭改成了小吃店。”吉林大学的张婷告诉记者,这让喜爱购买纸质报刊的她感到很无奈。与张婷的境况类似,很多学校的报刊亭逐渐“消失”。
2015年3月,全国政协委员、央视主持人白岩松曾提交有关“将报刊亭升级为城市报刊文化亭”的提案,他认为,“报刊亭不仅不该消失,反而应该升级发展,引领生活方式”。2016年初,中国高校传媒联盟随机抽取了381名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的大学生,针对校园报刊亭相关问题进行调查,82.24%的受访者认为校园里应该有报刊亭。
正在“消失”的报刊亭
在上海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的李璐是安徽某高校2015届本科毕业生,在她读大一时,学校里有一处报刊点,会售卖报纸、杂志以及各种文具,她经常会去那里买杂志。
“我上大二时,应该是2012年年底吧,那家报刊点就被撤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家水果店。”李璐在采访中告诉记者,“那原本是学校里唯一卖报刊的地方,被取代了之后只能去市区的报刊代售点买杂志了,而从学校到市区乘车需40分钟。”虽然车程很远,李璐几乎每周都去。
“有一天当我需要订报纸的时候,忽然就发现它不见了。”吉林大学的张婷是学校报刊亭的常客,而就在2015年秋,一家小吃店取代了之前的报刊亭。
在张婷的记忆里,学校这个报刊亭有过一次搬迁,“我大一军训的时候,报刊亭的报刊特别齐全。后来,报刊亭进行了一次搬迁,搬迁后的规模比之前那个小一些。” 她还清楚地记得报刊亭的老板是一个50岁左右的人,之前光顾报刊亭时,张婷总会和老板聊上几句,“那位老板应该是挺有情怀的一个人。”她这样评价那位老板,“他曾说过,想要一直把报刊亭办下去。” 张婷一直记得老板这句话,而如今却不知道报刊亭去了哪里。后来,张婷问起校外报刊亭的老板,她才真正“死心”,校内报刊亭确实已经没有了。
中国高校传媒联盟针对校园报刊亭相关问题的调查显示,51.57%的受访者所在学校没有报刊亭。然而从阅读习惯来看,91.1%的受访者依然保持着阅读纸质报纸或杂志的习惯。
提起校园报刊亭,在香港理工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的丁健男说:“太怀念曾经的那个报刊亭了。”在湖南大学读了4年本科,他见证了那个人来人往的报刊亭被拆除。
“那个报刊亭的杂志非常齐全,很多同学都会去购买,我也经常光顾。”丁健男告诉记者,“似乎是因为土地产权问题,那个报刊亭被拆除了,自此学校里再也没有报刊亭了。”
丁健男在接受采访时说:“在学校,如果读书可以去图书馆借,可报纸杂志买不到的话,可能有的人就不再看了。”在他看来,大学校园“应该给同学们一个看报纸和杂志的机会”。
报刊亭是校园文化的印记
在大连理工大学西山一条街,有一位老人常年摆地摊卖报纸和杂志,“我们都叫他‘报爷’,‘报爷’都快80岁了。”大连理工大学的刘一苇告诉记者,“听说‘报爷’在这儿摆摊有20多年了,路过报摊的老师、同学甚至学校的保安都会停下脚步买买报纸或杂志,有时还会和‘报爷’聊上几句。”
“‘报爷’常说,‘我不来卖报,这学校就没人卖报了’。”在刘一苇看来,大学校园里应该设有报刊亭,“虽然现在很多人看电子书,但学校里应该有人卖纸质报刊,还是有很多同学有购买需求,就像学校图书馆依然提供借纸质书的服务一样。”
姚晓岚是浙江大学大三学生,她所在的浙江大学西溪校区,学生宿舍旁就有一家报刊亭。“报刊亭是一位阿姨在经营,除了卖报纸杂志,还可以修雨伞,也会卖一些零零碎碎的小东西,比如电话充值卡等。”
姚晓岚是这家报刊亭的常客,每个月都会去一两次,“我一般会买几本杂志,比如《新周刊》《看天下》等。虽然现在用手机看新闻很方便,但网络的内容还是比较碎片化,杂志可以看一下集锦什么的,像《看天下》这种杂志也比较注重深度报道,也值得买来阅读和收藏。”
“大学校园很有必要有报刊亭。”在姚晓岚看来,“校园文化离不开报刊亭,它们之间有很大的交集,而且我发现,比起校外的报刊亭,学校里的报刊亭售卖的报纸和杂志都更贴近大学生,校园报刊亭传播的文化也会帮助大学生认识世界。”她认为,现在通过手机端看新闻是“浏览”,而捧在手中的报纸或书籍才是“阅读”。
“比起网络传播的信息,将内容印在纸上就是很庄重的一件事,把报刊拿起来阅读也会变得很庄重。”姚晓岚还说,“我自己平时经常浏览手机,但有深度的新闻我更倾向于买报刊来看,阅读纸质文章能让我更好地思考。”
报刊“停”如何做到报刊“挺”
在刚刚过去的2015年,上海理工大学有一家报刊亭每个月达到近5000元的营业额,在报刊亭勤工俭学的梁耀锦同学告诉记者,“现在报刊亭主要在做二手书方面的一些业务,当然也还会经营一些报纸杂志。”
“报刊亭一直都有人光顾,《东方早报》和《第一财经周刊》都卖得很好,不过的确是在做二手书业务之后火起来的。”梁耀锦介绍道,“其实报刊亭单卖报纸杂志几乎不赚钱。报纸是讲时效性的,今天没卖,过几天也没卖出去的话,就不值钱了;而杂志来货就是8折左右,一本杂志10元,卖一本才挣一两元左右。”
在梁耀锦看来,报刊亭亟待转型,“增加了二手书业务后,我们还开始售卖邮票、明信片等,也会卖一些考研资料。”除了业务上的转型,在“互联网+”大环境下,报刊亭还推出了手机支付业务,“我在报刊亭窗上贴了我的支付宝账号,同学们买东西可以直接用手机支付,支付方便了,大家也更喜欢光顾。”
尽管业务扩大了,但报刊亭卖报刊的本质从没改变,梁耀锦说:“报纸杂志会继续卖下去,大学校园里的文化是多元化的,不同的阅读需求都应该被满足。”
中国高校传媒联盟针对校园报刊亭相关问题的调查显示,50.27%的受访者认为校园报刊亭需要售卖校园纪念品,36.76%的受访者认为校园报刊亭需要售卖零食,29.73%的受访者认为校园报刊亭需要为同学提供生活服务,比如修雨伞。
著名教育学者、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报刊亭以前主要就是卖报纸、杂志,可是现在很少人看报纸,手机上网普及了,报 刊亭今后想要生存下去,就得多元化经营,比如有的报刊亭会有打印机,有的大学还免费给学生使用报刊亭,作为学生创业、勤工俭学的依托。也就是从原来的单一经营报刊,可以转型为多元化经营,不单单是卖报纸、杂志,还可以提供多种多样的服务。
针对没有报刊亭的高校,熊丙奇表示,“学校里的学生对报刊有需求,就算报刊亭没有了,学生和老师也会通过各种方式找到自己想看的报刊,像学校的图书馆,可以配备一些报刊。我还了解到许多学校学生宿舍楼下会设有‘学生之家’这样的阅览室,里面配有很多报刊,供学生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