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教育公平 提高教育质量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2-03-14浏览次数:96

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举行记者会
促进教育公平 提高教育质量

记者 杨彦 于猛

来源:  人民网—《 人民日报 》

  3月9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举行“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记者会。
  全国政协常委、山西省副省长张平,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钟秉林,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主任郗杰英,全国政协委员、安徽省教育厅副厅长李和平,全国政协委员、上海文学杂志社社长赵丽宏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择校问题反映了优质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
  在回答如何实现教育公平问题时,李和平认为,当前社会反响强烈的择校问题,其真正原因是优质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合理。因此,要彻底根治择校问题,就要进一步加大优质教育资源的建设力度,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均等化。
  钟秉林指出,中国教育最根本的矛盾在于,优质教育资源严重短缺,满足不了老百姓需求。解决这个矛盾的治本方法是拓展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此外,促进教育公平很重要的一方面,是要关心社会弱势群体的教育问题。他建议,在大学综合排行榜的指标体系中,应增加大学为教育公平做出贡献的指标。另外,政府应当对为社会公平做出突出贡献的大学在经费上给予倾斜。
  刘长铭介绍,为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北京市从今年开始实施中小学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一是鼓励中心城区的部分学校在城乡新区建设分校,实施一个法人、一体化管理。对于资源输出的学校,市委市政府予以奖励,并且补充一些编制来促进教师到郊区新校任教。二是实施“北京数字学校”工程,组织北京市最优秀的教师,今年内提供9500节网络课,免费提供给全市各个学校。
  郗杰英介绍,由中国青基会组织的“希望工程”项目,20年来已经获得各界捐赠80亿元,在全国建立了18000多所希望小学,培养了15000多名教师,帮助近500万贫困地区的孩子重返校园。他认为,促进教育公平是全社会的事情,不单是政府,各个方面都要做出自己的努力。
  鼓励青少年创新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在回答如何提高青少年创新水平问题时,郗杰英认为,造成目前中国青少年创新水平总体不高的原因,与家庭、学校、社会教育都有关系。“我们对于孩子创新想法的鼓励不足,更多的是要孩子听话,对孩子要求的标准比较单一,以学业为第一标准,这样就压抑了很多孩子本身的特质和优势。我觉得,中国社会要真正鼓励青少年创新还需要做很多工作。”
  刘长铭指出,“一个青少年,如果我们给他宽松的环境鼓励他按照兴趣发展,他在某一领域的发展可能会超出我们的想象。”
  钟秉林认为,要培养创新人才,必须进行系统改革,不仅基础教育、学前教育、高等教育能够协同改革,而且教育界内和教育界外也应该协同起来进行改革。“因为一个人最后成长为创新人才要有社会的大环境,也包括用人单位的小环境。”
  几位委员都认为,对教师在不同教育理念下进行的教育实践,从事不同的教学方法,应该给予支持和宽容。“深化课堂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对于素质教育来说非常关键,应该支持老师做这些事情。”李和平说。
  学校布局调整不能盲目
  在回答有的地方因农村学校布局调整造成学生上学不便,引发交通安全问题时,李和平说,我国目前处在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伴随着人口的流动和城乡布局的调整,相应的教育系统就会出现学校撤并和规划调整,这是进步的体现。“但是,在此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盲目调整的情况,造成了孩子的交通安全问题。”李和平说,“温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里说得很清楚,在解决不了交通问题的情况下,暂时不能调整或者不应该调整的学校,哪怕人数很少,还得继续办,而且要办好。”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