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7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08〕11号)、《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鄂政发〔2007〕57号)、《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武政〔2008〕65号)和《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等精神,结合我市服务业发展的实际,特制订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
(一)发展基础
“十一五”时期,我市坚持“两业并举”发展战略,不失时机地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现代服务业规模不断扩大,主导产业地位日益突出,重大项目逐步集聚,服务业发展质量和服务功能不断提升。
1.服务业规模继续扩大,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不断增强。现代服务业总量规模、吸纳就业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等都达到较高水平。服务业总量不断扩大,2010 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达到2863.07亿元,总量规模位列全国19个副省级及以上城市第7位,“十一五”时期年均增长13.1% ,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1% 。服务业成为劳动力就业的主要行业,2010年,全市服务业从业人数达到241.02万人,占当年全部从业人数的比重达到50.1% 。“十一五”期间,我市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52.0% ,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2010年,服务业税收达到433.28亿元,占当年全部税收的46.2% 。
2.服务业体系进一步完善,服务业结构趋于优化。金融业成为服务业中增长最快的行业,2010年增加值达到347.12亿元,“十一五”时期年均增长18.8% 。“十一五”期间,新引进7家境内外金融机构,组建武汉农村商业银行,汉口银行跨省设立分行。17家全国性金融机构在汉设立后台服务中心。组建了4家市级专业投融资平台和13家区级投融资平台,初步形成市、区两级相协调,综合性与专业性相结合,多层次、多领域相互支撑的投融资平台体系。武汉地区金融机构存款余额突破1万亿元。现代物流业加快崛起,成为全市重点发展的8个千亿元产业之一,2010年增加值达到562.53亿元。创意产业蓬勃兴起,动漫游戏、视觉艺术、设计咨询等产业迅速发展。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快速发展,2010年增加值达到142.96亿元,占全市服务业比重为5.08% 。房地产业稳步发展,“十一五”时期年均增速5.7% 。旅游、会展、服务外包、中介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发展迅速,前景广阔,有望成为我市现代服务业新增长点。
3.现代服务业园区兴起,服务业集群态势明显。“十一五”时期,各区依托比较优势,着力培育各类现代服务业集聚园区,全市服务业呈集群发展态势。中心城区成为服务业集聚发展的主要区域,江汉区获批国家首批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建设大道—新华路“金十字”金融集聚区、汉口北商贸物流枢纽区、光谷动漫文化产业园、东西湖保税物流园区获批省级服务业示范园区,“汉阳造”创意产业园集聚区、武昌公司总部区、洪山区北港科技创意园、汉阳汽车医药物流集聚区等服务业园区初具规模。2010年中心城区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0% 以上,其中江汉区完成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接近90% 。
4.服务业投资增长加快,项目规模化效果显著。“十一五”时期,我市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明显加快,投资项目大型化、规模化特征显著。2010年,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760.9亿元,是2005年的2.6倍,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73.6% 。阳逻港口物流园区、天河航空物流园区等现代物流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东西湖东方马城、极地海洋世界等旅游项目顺利推进。东湖欢乐谷主题公园、世茂嘉年华、巴登城、木兰生态旅游区等重大旅游项目开工建设。汉口北商贸物流枢纽区、武商摩尔城等商贸类重大项目进展顺利。一大批重大项目的实施,促进全市服务业层次和整体水平不断提升。
5.服务业对外开放步伐加快,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十一五”时期,我市现代服务业在利用外资、服务贸易、引进企业总部、劳务输出和跨区域经营等方面取得新进展。引进世界500强企业21家,来汉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已达83家,企业总部引进迈上新台阶。2010年,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营业额达到11.27亿美元,是2005年的7.5倍。“十一五”期间,我市成功获批国家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已有软件及服务外包企业500余家,从业人员近5万人。全市软件及服务外包产业营业收入由2005年的76.2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281亿元,年均增长38.7% ;2010年服务外包出口金额为2.07亿美元,同比增长12% 。在中部率先实现对台直航、率先获批保税物流中心,实现汉口银行跨区域经营。
(二)发展环境
进一步加快服务业发展,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现实选择。“十二五”时期,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1.战略机遇
(1)国际产业发展新趋势带来新机遇。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步成为先导性产业,制造业和服务业边界模糊化趋势日益明显,制造业向价值链的两端延伸,促进产业结构向以服务经济为主的方向转变。同时,国际产业转移逐步向服务业拓展、向中西部地区延伸。我市因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人力资源、广阔的市场空间等受到国际资本的青睐,也成为发达地区产业向内地转移的理想场所。
(2)我市努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带来新机遇。当前,中部崛起、自主创新、“两型社会”建设等国家发展战略在武汉聚焦和叠加,把武汉发展推向国家战略层面。“十二五”时期,我市将以此为契机,努力创建国家中心城市,进一步发挥科教、区位、交通等综合优势,积极争取国家和省里在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的支持,促进现代服务业跨越发展,不断提升综合服务功能和城市竞争力。
(3)国家服务业综合试点和第三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获批带来新机遇。江汉区获批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获批国家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将在审批、财政、信贷、土地、价格、探索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率先享受国家先行先试优惠政策,成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先行区和引领区,对我市优化服务业结构,提升中心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具有重大意义和巨大推动作用。武汉吴家山经济技术开发区获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全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高附加值服务业的重要区域。
(4)“高铁时代”带来新机遇。随着武合、武广等高铁的相继开通,城际铁路加快建设,武汉进入“高铁时代”,在全国的交通枢纽地位进一步凸显。高铁拉动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正在加速武汉经济的运行节奏。高铁带来的旅游热、投资热、产业转移热,将促进武汉现代物流、房地产、总部经济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
2.问题和挑战
(1)服务业规模有待进一步扩张。我市服务业规模与先进城市存在较大差距。2010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比19个副省级及以上城市平均水平3497.21亿元约低634亿元,约为北京的1/4、上海的1/3,广州、深圳的1/2。
(2)服务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传统服务业占比偏大,现代服务业发展有待进一步加强。金融、物流、中介服务业、会展业等现代服务业发展不足,影响了城市功能的进一步提升。
(3)服务功能有待进一步提升。我市服务业的功能辐射仍以商业等传统服务业为主,区域集聚辐射功能还有待加强。服务业龙头企业主要集中在商贸行业,其他行业大型龙头企业不多,带动性还不够,在竞争中抵御风险的能力有待增强。
(4)服务业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尚未建立起有效的现代服务业政策体系,财政、税收、土地等方面对服务业发展支持力度不够,缺乏有效协调机制。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制约服务业长足发展。
二、指导思想、战略取向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创建国家中心城市,突破性发展现代服务业。以开展国家服务业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为契机,以建设服务业集聚区为突破口,以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商贸业、文化创意产业、旅游业为重点,按照生产性服务业聚集化、生活性服务业便利化、农村服务业网络化的要求,着力提升生产性服务业的规模和水平,着力拓展生活性服务业的空间和领域,着力完善农村服务业的配套和网络,建立和完善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发挥现代服务业对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等重要资源的集聚和配置能力,提升城市竞争力和综合服务功能。
(二)战略取向
1.实施突破性发展服务业的战略取向。充分认识服务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贡献作用,发挥中心城市发展服务业的基础和资源优势,突破性发展现代服务业,着力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推动形成第二、三产业联动发展、相互促进的良好格局,构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2.支持高端化发展服务业的战略取向。以金融、物流、软件及信息服务、会展与商务、科技服务等产业为重点,聚焦支持具有高附加值、高技术、高知识含量、高人力资本投入、高产业带动力、高开放度等“六高”特征的高端服务业,推动服务业内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全市现代服务业市场竞争力。
3.强化规模化发展服务业的战略取向。以现代物流、商贸、文化创意、旅游等千亿级服务业和金融服务业为重点,延伸产业链,带动全市服务业扩大规模,提升能级,提高现代服务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
4.突出专业化发展服务业的战略取向。以会展与商务业、公共服务业、家庭服务业、市政公用服务业、面向农村的服务业为重点,提高专业服务水平,发挥品牌服务效应,在推进专业化、品牌化中实现规范和发展,努力形成区域性的专业化品牌,打造全市服务业发展的新亮点。
5.推进集聚化发展服务业的战略取向。以推进江汉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和建设一批区域性服务业集聚区为重点,强化规划引导作用,统筹协调,分类指导,以点带面,优化布局,以差异化促集聚,以特色化强功能,集群式推进现代服务业跨越式发展。
6.坚持全方位发展服务业的战略取向。立足于完善中心城市综合服务功能,集聚发展现代物流、金融服务、软件及信息服务、文化创意、科技服务、会展与商务等6个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发展现代商贸、旅游、房地产、公共服务、家庭服务、市政公用服务业等6个生活性服务业,积极发展面向农村的服务业。
(三)发展目标
围绕“建设一中心,基本翻一番”的总体目标,突破性发展现代服务业。到“十二五”期末,现代服务业对全市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撑和贡献进一步加大,初步构建起结构完整、布局合理、特色突出、集聚力强、辐射面广的现代服务业体系,打造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服务业品牌,推动武汉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现代服务业中心。
“建设一中心”:发挥优势、突出重点、聚集资源,优化存量、引入增量、做大总量,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优势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新兴产业,着力建设全国重要的商贸中心、物流中心、会展中心、工程设计中心和区域性金融中心,积极建设文化创意基地、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企业总部主要汇集地、国际国内重要旅游目的地与集散地,努力把我市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现代服务业中心,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奠定坚实基础。
“基本翻一番”:到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比“十一五”期末翻一番,达到52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2% 以上,占全市生产总值的52% 以上。主要行业实现以下目标:五大支柱产业增加值或营业收入突破或接近千亿元,其中,现代商贸业增加值达到1300亿元,现代物流业增加值达到1200亿元,会展业交易额达到2000亿元,工程设计产业营业收入达到1000亿元,金融业增加值达到800亿元;三大新兴服务业实现倍增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营业收入达到4500亿元,旅游业营业收入达到2000亿元,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营业收入达到1200亿元。
三、发展面向生产的现代服务业
坚持市场化、专业化、规模化、国际化的发展方向,实现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的融合互动发展。大力发展现代物流、金融服务、软件及信息服务、文化创意、科技服务、会展与商务等6大产业。
(一)现代物流业
围绕打造全国重要的物流中心,实施物流跨越工程,着力建设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和长江中游航运中心,支持武汉东湖综合保税区、东西湖保税物流中心、阳逻保税港区建设,进一步发挥武汉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功能,加快临空物流、临港物流、医药物流等特色物流园区建设。到2015年,全市物流总额达到32000亿元。
1.推进重点领域物流联动发展。重点围绕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钢铁、石油化工、食品等支柱产业,推进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发展区域分拨物流,提升同城物流配送功能,进一步提高全市物流业服务水平。
2.加快新型物流业发展。重点围绕产业结构升级和新型产业发展的需求,加快发展保税物流、航空物流、绿色物流和应急物流等新型物流业。积极建设武汉东湖综合保税区,促进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阳逻港、武汉保税物流中心(B型)、武汉出口加工区、武汉天河机场航空港的联动发展。
3.重点建设五大综合型物流园区和九大物流中心。重点发展武汉新港阳逻物流园、武汉天河临空物流园、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物流园、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物流园、东西湖保税物流园等五大综合型物流园区。加快建设阳逻钢铁及冶金产品物流中心、汉口北商贸物流中心、郑店—大桥综合物流中心、汉阳生物医药产品及医疗器械物流中心、常福汽车及机电产品物流中心、后湖—丹水池生产资料及日用品物流中心、西汉正街建材家装及日用品物流中心、白浒山石油化工产品及危险品物流中心、白沙洲农产品及装饰建材物流中心等九大物流中心。
(二)金融服务业
围绕打造区域性金融中心,重点培育“三区”、打造“四个中心”、建立完善“五个体系”。到2015年末,争取各类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到2.5万亿元,贷款余额达到1.58万亿元。上市公司总数突破60家,70% 以上的上市公司具备再融资能力,资本市场融资总额突破800亿元。
1.重点培育“三区”。即:培育金融机构聚集区:吸引管理规范、竞争力强、市场影响力大的国内外金融机构入住武汉,重点建设新华路—建设大道“金十字”地区、武昌中南—中北路地区、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光谷地区三大金融集聚区;培育资本资金汇集区:改善信用环境,增强对国内外资本资金的吸引力、吸收力,将武汉打造成融资渠道畅通、融资手段多样、资源配置效率较高的资本资金汇集区;培育金融创新试验区:发挥“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在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改革资金、土地、人才等要素供给模式为核心,打造股权资本化、智力资本化的“资本特区”。鼓励金融机构进行体制、产品、工具、管理和服务创新,将武汉打造成金融创新的试验区,实现从传统金融业向现代金融业的跨越。
2.积极打造“四个中心”。即:打造区域性票据业务中心:突破体制机制障碍,积极创建票据专营机构,稳步推进票据市场建设,着力打造区域性票据业务中心;打造区域性股权交易中心:推动企业改制,扩大直接融资规模,积极推进三板市场试点,稳步推进统一监管下的政府主导型场外市场建设,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股权交易体系;打造全国性金融教育培训中心:利用武汉教育产业优势,强化金融教育培训,大力引进国内外高素质金融人才,完善金融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和管理机制,着力打造金融教育培训中心;打造全国性金融后台服务中心: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比较优势,积极创造条件、争取政策,将武汉打造成全国金融后台服务中心。
3.建立完善“五个体系”。即:完善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优化金融结构,大力发展票据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保险市场,不断促进区域性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协调发展;完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体系:稳步推进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发展,不断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功能,建设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网络平台,支持具备条件的高科技成长型中小企业在创业板市场上市融资。完善金融中介服务体系:大力支持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投资咨询、资产评估、保险代理、信用评级等中介服务机构加快发展;完善金融创新体系:重点推进金融组织、金融产品及业务、金融市场、金融服务方式等创新;完善地方投融资体系:积极引进和培育各类金融机构,推动本土金融机构加快发展,促进投融资平台平稳健康发展。
(三)软件与信息服务业
围绕打造全国重要的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突破发展物联网产业,创建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智慧光谷”,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物联网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基地。重点发展国际离岸服务外包业务,努力建设面向全球的离岸服务外包交付中心,建设成为具有创新技术和产业规模领先水平的国家级空间信息技术、信息安全、工程设计、企业信息化和嵌入式软件等领域的产业基地。到2015年,软件与信息服务业总收入达到1200亿元,年均增长20% 。
1.重点建设8个集聚区。重点建设以地理信息系统类软件为主要特色的光谷软件园,以通信类、嵌入式软件为主要特色的关东高新软件园,以制造业信息化软件、激光和数控类嵌入式软件、信息安全类软件为主要特色的汤逊湖软件园,以信息服务外包、软件、动漫为主要特色的光谷软件城,以及珞瑜路电子一条街、汽车电子产业园、集成电路设计基地、金融后台服务园等。
2.突破发展物联网产业。发挥物联网技术研究和相关产业优势,加快建成传感器、接入网等信息技术的创新高地,支持一批相关企业和研究机构做大做强。加紧创建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智慧光谷”,加快建成全国重要的物联网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基地。加强产业链上下游的技术合作,实现物联网关键技术突破,扩大物联网在武汉的推广应用。
3.提高信息化服务水平。发挥国家“三网融合”试点城市的先发优势,加快信息化设施建设,积极发展建设新一代移动通信和高速无线移动互联网,逐步实现向下一代网络的转型。“十二五”期间,全市光纤到户覆盖率达到80% 以上,95% 以上自然村实现光纤进村,主城区无线宽带网络全覆盖。大力发展移动搜索、3G 无线定位、移动娱乐、视讯内容、数字内容提供等信息增值服务,打造我国新兴的信息增值服务产业基地。加快发展航空遥感数据获取与处理、智能导航与位置服务、物流与移动资产管理、地理信息共享服务等空间信息服务。
4.打造全国领先的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加快建设有较大国际知名度的离岸服务外包交付中心、国家级软件外包产业基地,成为居全国前列的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到2015年,软件及服务外包产业营业收入达到1200亿元,年均增长35% ;软件出口和离岸服务外包营业收入达到8亿美元,年均增长44.4% 。
(四)文化创意产业
围绕打造全国重要的文化创意产业基地,重点培育壮大现代传媒、数字出版、动漫游戏、教育培训、艺术品业、创意生活等特色文化创意产业,重点扶持一批文化创意龙头企业,加快建设一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园区,使武汉在中部地区的文化中心功能进一步增强,成为中部创意之都和全国文化创意产业强市。预计到2015年,全市全口径文化创意产业产值达到4500亿元。
1.优化文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广播影视、出版发行、旅游休闲、文化艺术、广告会展、体育健身等传统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数字出版、数字影音、移动多媒体等文化产业新兴业态。振兴动漫产业,建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打造3—4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动漫企业。进一步扩大中国青少年数字创意节的影响力,将其办成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业界盛事。
2.推进八大特色园区建设。包括以湖北日报报业集团、长江出版集团为主体的传媒文化产业基地;以江通动画、数字媒体和我市优秀网络游戏企业为主体的光谷动漫文化产业园;以武汉高校群为依托、以北港科技创意产业园等为核心的洪山创意产业集聚区;以原创设计、加工制作、工业文化展示及汉阳月湖文化主题公园等为主的汉阳造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集体育教学科研、健身休闲等一体的洪山奥林匹克体育产业一条街;以武汉九州文化等企业为主体的武汉中国文谷创意中心;以琴台艺术中心为依托的文化娱乐演艺特色区;以数字出版物发行为特色的华中国家数字出版基地。
(五)科技服务业
围绕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鼓励发展专业化的科技研发、技术推广等服务机构,推动科技服务专业化分工和产业链上下游互动,加快形成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手段现代化的科技服务体系。突出工程设计优势特色,依托龙头企业,打造工程设计之都。
1.完善自主创新体系。加快构建以原创技术和集成创新技术为主的自主创新体系,重点支持中国科学院和国内外著名大学等在汉建立科技创新基地,引进国外创新研发机构。实施“三个一百”科技工程,即组织全市科技力量实施100个原始创新成果、100项重大关键技术突破和100所一流研发机构建设。
2.完善科技应用服务体系。集中组建各类科技公共服务平台,重点加强科技孵化平台的建设,继续推进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创业基地等各类型孵化器和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建设,提高孵化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培育科技企业家的能力。加快建设武汉东湖新技术产业中心、武汉海峡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和区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鼓励发展专业化的科技研发、信息咨询、科技培训、技术推广等科技服务业,促进科技创新服务机构的社会化、网络化和信息化。
3.推进科技金融改革创新。着力发展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创业投资等基金,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和股权激励政策试点,完善知识产权入股制度、技术创新人员持股制度、经营管理者持股经营制度。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加快发展知识产权交易、专利代理等中介服务机构。健全科技成果交易市场体系,提升光谷联合产权交易所功能,建立知识产权交易所、技术交易所,积极开展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进入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进行股权交易试点。
4.打造工程设计之都。围绕打造全国重要的工程设计中心,培育工程设计产业龙头企业,依托工程设计企业集聚优势,推动绿色交通、低碳建筑、水与生态环境、地下城市、循环经济、节能和新能源等六大领域的工程设计走在全国前列。扶持工程设计之都的公共平台建设,探索建立面向全国的工程设计产业交易中心。制订并实施“设计大师培育计划”,引进和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设计大师。支持武汉光谷设计城、中国车都工程设计中心等建设。到2015年,全市工程设计产业营业收入达到1000亿元,工程设计服务占科技服务业的增加值比重达到50% 以上。
5.完善质量监督公共服务体系。加快计量、质量、特种设备检验检测和标准化服务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安全保障。
(六)会展与商务服务业
围绕打造全国重要的会展中心,加快建设武汉国际博览城,打造全国一流的展览场馆。坚持专业化、规模化、高端化、国际化发展方向,支持培育本土品牌,积极引进一批知名会展品牌和商务服务品牌。到2015年,会展总面积达到200万平方米以上,会展活动数量比2010年翻一番,会展业交易额年均增幅力争达到20% 。预计2015年,全市会展业交易额达到2000亿元。
1.打造中国会展名城。大力培植品牌会展。提升“食博会”、“机博会”、“国际汽车展”、“光博会”、“汉交会”等展会的规格和品质,打造全国性会展品牌。加强与会展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会展管理机构和行业组织的联系与合作,引进相关品牌专业展会。坚持展、会并重,以8个千亿元产业和15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着力点,储备、策划新的会展项目。建立“政府引导、部门协调、市场化动作”的运营机制和便捷、高效的“一站式”服务体系。加快培育市场主体。促进会展企业走规模化、集团化发展道路,培育一批实力强大的会展项目运营企业和专业服务企业,鼓励企业联合办展办会,提高会展品质和竞争力。支持和鼓励国内外有实力的展览公司在汉设立独资或合资公司,实现武汉会展龙头企业与国内外知名公司对接,以资本化运作手段,组建新型会展集团,为国际性、区域性合作创造条件。形成合理的展馆规模梯队和明晰的展馆功能结构,提高展馆配套设施的使用率。
2.大力发展商务服务业。建设国内一流商务城市,引导会计税务服务、法律和仲裁服务、评估咨询服务、人力咨询服务、信用管理服务、融资担保服务、贸易和运输服务、知识产权服务、广告服务等商务服务业快速发展,大力培育本土品牌中介机构,吸引国际知名中介机构落户武汉。依托现代化新技术,借鉴国际新的服务方式和经营模式,发展一批知识密集型商务服务企业。引导一般性商务服务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扩大商务服务业的对外交流,努力提高执业水平,培育一批在全国有一定知名度的商务服务企业。规范发展各类行业协会。逐步形成种类齐全、分布广泛、运作规范的商务服务体系。
四、发展面向民生的现代服务业
大力发展现代商贸、旅游、房地产、公共服务、家庭服务和市政公用服务业等面向民生的现代服务业,积极拓展新型服务领域,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为建设幸福武汉提供有力支撑。
(一)商贸业
巩固提升全国重要的商贸服务中心地位,重点提升市级商业中心能级,建设新型商业中心,发展特色商业街,着力构建中部消费中心和时尚购物之都。积极发展现代流通业态,依托产业集群和专业市场,发展现代批发物流业;加快华中电子商务园建设,推动企业应用电子商务,培育和引进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电子商务服务企业,加快建设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到2015年,全市社会零售品消费总额突破5000亿元大关,年均增长15% 。
1.重点建设和提升七个核心商圈。包括:武汉中山大道—建设大道核心商圈、中南路—街道口商圈、钟家村商圈、王家湾(四新)商圈、鲁巷(光谷)商圈、徐东—杨春湖商圈、汉正街商贸区等7个核心商贸圈。继续拓展中心商业区范围,促进业态升级和功能转型,构筑汇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高端商贸活动区,努力打造中部地区时尚消费中心。
2.推进商贸业态创新。广泛开展连锁经营,引进连锁经营的折扣店、便利店等新业态。大力推进便利店消费进社区,创新社区商业和服务组织。鼓励发展厂商分销体系、批发代理、批发经纪人、批发超市等批发新业态。积极发展现代化购物中心和现代百货店,提升商业档次。推行商业虚拟文化,加快发展电视购物、电话购物、邮政购物、直销、自动售货亭等无店铺业态。
3.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借鉴阿里巴巴等电子商务领军企业的运营发展模式,推动批发业和大型商品交易市场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以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为目标,紧跟行业发展态势,鼓励大宗商品批发市场、连锁店铺开办网上商店,支持商贸企业利用网络延伸服务,提升大宗商品专业交易网站的功能,推进实体市场和网上市场的结合,以网络销售带动传统销售。加快推行银行卡结算,改善持卡消费环境。
(二)旅游业
围绕打造国际国内旅游重要目的地和集散地,重点开发两大主题和八大旅游产品,形成“三核一带”的总体格局,实施一批旅游业重大项目,积极发展高铁旅游。到2015年,旅游业总收入达到2000亿元,接待旅游者2亿人次。
1.形成“三核一带”的总体格局。形成“两江四岸”、“大东湖”、“东方马都”旅游集聚区等三大核心区域,构建由环绕中心城区成圈带状分布的16个旅游区所构成的环城休闲度假旅游带的总体格局,并依托“三核一带”形成的城市旅游目的地构建大武汉都市旅游圈,引领“8+1”城市圈和大武汉都市旅游圈的发展,力争形成3—5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旅游集聚区。“两江四岸”旅游集聚区通过整合资源,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临江都市旅游核心展示区;“大东湖”旅游集聚区以东湖为核心,建设世界级的都市滨湖旅游区;“东方马都”旅游集聚区以东方马城为核心,以泛金银湖区域综合开发为契机,整合开发武汉天河机场临空经济区、极地海洋世界等周边旅游产品,打造武汉国际欢乐马都,形成中国内陆地区第一个以赛马为特色的城市娱乐度假和体育休闲品牌集聚区域;“一带”以木兰生态旅游区、道观河旅游区、知音湖旅游区、梁子湖旅游区、沉湖旅游区、大好河山旅游区、盘龙城旅游区、柏泉旅游区、黄陂武湖旅游区、四季吉祥旅游区、龙泉山旅游区、中山舰旅游区、涨渡湖旅游区、汉南五湖旅游区、青龙山旅游区和天兴洲旅游区等16个旅游区为核心,强化资源整合,构成环城休闲度假旅游带,与中心城区联动,形成城市旅游与城郊旅游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
2.加快开发两大主题和八大旅游产品。以观光旅游为基础,以城市体验旅游为重点,以特色专项旅游为补充,构建武汉城市旅游支撑产品。重点发展中心城区城市体验旅游、城郊地区环城度假旅游主题等“两大主题”,着力开发泛水旅游、都市文化旅游、工业旅游、商贸会展旅游、红色旅游、科教旅游、宗教旅游和乡村休闲旅游等“八大系列”旅游产品体系,构建类型齐全、功能多样的旅游产品体系。优化旅游产品结构,多元化开发休闲度假旅游产品,深度开发专项旅游产品,大力发展海峡两岸旅游包机、跨省际旅游包车、跨长江流域旅游包轮,推进中部地区旅游中心建设。实施品牌战略,不断提升武汉旅游形象。
3.实施一批旅游业重大项目。武汉城市旅游开发的重点将紧紧围绕“三核一带”继续做好旅游大项目的策划、引进、开发建设等工作,不断加快武汉国际博览中心、武汉欢乐谷、楚河汉街、世茂锦绣长江、世贸嘉年华、武汉水乡旅游城、武汉极地海洋世界、巴登城、中国健康谷、柏泉古镇、木兰水魔方、木兰古城等重大项目的建设进程,策划推动东方马都、龟山旅游新区、中国光谷楚天激光世界主题馆、武汉旅游港、江滩休闲、两江夜游轮、严西湖旅游度假区、木兰湖与木兰山联体整合、天兴洲生态旅游洲和武汉星游轮建设等旅游新项目,积极推进武汉旅游集散中心等城市公共服务类项目建设。
4.积极发展高铁旅游。借力高铁快速发展的契机,加快发展高铁经济,推进武汉交通、住宿、餐饮等旅游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在武昌、汉口、汉阳和青山加快建设国内一流的大型旅游集散中心,构建杨春湖临站经济区,完善杨春湖到旅游集散中心的交通网络。推进武汉旅游景点功能升级,打造满足高铁旅游需求的精品线路,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完善旅游景点规范管理,着力营造武汉高铁旅游品牌。
(三)房地产业
加快发展楼宇经济,支持商务楼宇重大项目开发建设,努力打造以商贸流通、商务办公、金融服务、文化传播、创意设计、总部经济等为特色的楼宇经济群。围绕宜居武汉建设,完善房地产市场体系和政策体系,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给,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
1.大力发展楼宇经济。进一步提升楼宇经济发展水平,积极推进武广商圈、中山大道商圈、中南商圈、钟家村商圈等中心商业区楼宇经济建设,加快对原有楼宇资源的整合提升,建设一批配套齐备、功能完善的楼宇经济项目。着力推进江岸沿江商务区、王家墩商务区、口企业总部区、汉阳王家湾、武昌滨江商务区、洪山光谷、青山区东片区等商务核心区域建设,积极开发高档写字楼、星级酒店、酒店式公寓等商务地产,尽快策划储备一批商务楼宇开发建设的重点项目,为发展现代高端商务和专业服务奠定基础。
2.带动上下游行业发展。以房地产开发建设为平台,引导发展建材家居、建筑设计、装饰装修等上、下游产业,积极拓展物业管理、房产中介、策划、营销、租赁等房地产专业服务,整合延伸房地产产业链。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导本地企业投资建设与房地产业相关的制造业和加工业,在建材、装饰等领域培植品牌企业、壮大龙头企业,努力发挥房地产业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
3.规范房地产市场环境。落实国家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完善土地储备和土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等制度,加强对房产中介、物业管理市场监管,不断优化房地产市场环境,促进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注重引进品牌响、实力强的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进一步提升房地产业总体水平。加快房地产信用制度建设,强化社会监督,促进房地产市场主体加强自律,逐步形成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四)公共服务业围绕构建中部地区公共服务中心,发挥我市文体、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优势,拓展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水平,增强服务能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
1.文体服务业。加快发展媒体传播、出版发行、文化艺术、广告会展等文化产业,着力培育有线数字网络、数字多媒体等新兴媒体产业,重点完善图书报刊、电子音像制品、演出娱乐、影视剧、文物艺术品等文化产品市场。着力推进体育产业发展,重点培育体育健身市场、体育决赛市场、体育用品市场,大力发展体育中介服务、体育竞赛表演、体育产品研发等体育服务产业,积极推进体育转播、体育彩票、体育广告、体育用品产销等体育相关产业,打造渡江、赛马、登山、山地户外运动、健身精品展示等一批品牌体育项目。
2.教育培训业。加快推进职业教育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教育人才资源建设工程、教育信息化提升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全面优化教育结构,提升教育培训质量。丰富非学历教育培训的层次,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充分满足不同人群的培训需求,鼓励发展办学起点高、理念新、与国际接轨的各种专业资质培训,大力发展职业技术培训、继续教育培训,不断开展社区教育、远程教育等教育服务,探索开拓青少年教育培训、个人兴趣爱好培训、老龄教育培训等新兴领域。鼓励社会资本兴办教育培训机构,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和培训机构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引进国际一流的教育培训运营模式,提升武汉教育培训水平。加快建立教育培训质量管理体系,规范非学历教育培训市场。
3.医疗保健服务业。围绕构建中部医疗服务中心,在新城区和重要功能区建设新的高等级医院,完善社区和农村基层医疗服务网络,发展社会化、专业化、个性化的康复、护理、卫生保健服务,扶持和促进中医药、民族医药发展。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提升医疗服务能级。重点建设心脑血管、肿瘤、创伤外科等“十大中部医疗服务中心”特色专科,大型医疗机构服务总量等指标翻一番。大力培养名医、名科、名院,创建更多一流医疗品牌,改善医疗服务环境,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的医疗卫生服务。
(五)居民服务业
围绕建立比较健全的惠及城乡居民多种形式的家庭服务体系,积极发展以家庭为服务对象、向家庭提供劳务、满足家庭生活需求的家庭服务业,以家政服务、社区服务、养老服务等为重点,推进家庭服务业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
1.家政服务业。依托96580和武汉家庭服务网络中心信息服务平台,健全供需对接、信息咨询、服务监督等功能,整合服务资源,扩展服务领域,扩大覆盖范围,形成便利、规范的家庭服务网络体系。支持一批家政服务企业做强做大,引导一批管理规范、具有示范性质的家政服务企业通过连锁经营、加盟经营、特许经营等方式,建立服务网络,扩大服务规模,在行业中发挥带头作用。实施促进家庭服务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对家庭服务业的支持力度。加强家政服务市场监管和家庭服务行业协会建设,完善行业自律机制和推进行业诚信健康发展。
2.社区服务业。加快完善以社区为基础的公共服务网络,积极拓展社区服务领域,不断丰富社区服务内容,规范社区公共服务管理,进一步完善社区服务设施,建立健全福利型、保障型、服务型相结合的新型社区服务业体系。完善社区综合服务功能,继续加大各类社区服务设施建设,推动心理咨询服务、科普知识服务、培训服务、安全服务、物业管理、医疗保健、环境管理等社区服务向社会化、产业化、网络化方向发展,重点开展面向特殊群体的救助和社会福利服务、面向社区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面向社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面向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建立健全社区公共服务体系。
3.养老服务业。建立健全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老年福利机构为示范的养老服务社会化体系。加大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人员集中供养敬老院的建设力度,积极推动示范性、窗口性社会福利养老机构建设,加快构建以社区为基础、辐射街道的“10分钟养老服务圈”。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兴办以老年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的服务机构和开展生活照料、康复护理以及临终关怀等服务业务,加大对以康复护理为主要服务内容的养老服务机构扶持力度。支持医疗机构发挥优势,开展相关养老服务,兴办老年关怀医院。新、扩、改建一批国办养老机构,积极推进市社会福利综合大楼建设,加快推动市第二福利院搬迁重建,在全市300个以上社区建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到2015年,全市各类养老机构床位达到8万张。
(六)市政公用服务业
围绕建立“充足、高效、优质、安全”的市政公用服务体系,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扩大供给能力,提高经营效率,提升服务质量,保障运行安全,提高市政公用服务业发展水平。
1.鼓励支持社会资本进入。按照运行机制市场化、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营主体专业化的改革路径,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鼓励和支持各类资本进入法律、法规和规章未禁入的市政公用服务行业和领域,继续支持社会资本参与交通通信、城市基础设施、环保等市政公用服务业和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和运营。鼓励社会企业参与市政公用企事业单位的产权制度和经营方式改革,推进市政公用服务业市场化。
2.完善政府特许经营制度。规范特许经营权公开竞争选择方式,加快推进政府公共服务竞争性采购程序在市政公用服务业中的运用,城市供水供热供气、公共交通、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逐步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委托企业经营。规范市政公用服务业特许经营活动,进一步加强价格监管、质量监管、运行安全监管,促进市政公用服务业健康发展。
五、发展面向农村的现代服务业
围绕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服务业,加快构建和完善以生产销售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和金融服务为主体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根据城关镇、中心镇、偏远农村等对服务业的不同需求重点,分类别、分层级加快推进农村现代服务体系建设。
1.农村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完善农副产品流通体系,发展各类流通中介组织,培育一批大型涉农商贸企业集团,加快建设和改造“农家店”,发展乡镇连锁超市。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和升级改造步伐,大力培育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和流通企业发展农产品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建立新型、高效的农产品营销网络。加快培育农村经纪人、农产品运销大户和农村各类流通中介组织,发展多元化市场流通主体。加快建设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系统,完善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制度。围绕优势农产品基地,推进建设产地市场。建立和完善农资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大力实施“净菜上市”工程,打造一批净菜品牌。做好农产品营销促销工作,加强产销对接,创新农博会、“一区一节”等农事会节举办机制。积极发展稻米、生猪、油脂、鲜花等农产品期货市场。
2.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开展农村“三网融合”工作,依托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推进农村信息化与城市信息化对接。推进“农业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建设农村社区服务信息网络,加强乡镇信息服务站和村信息服务点建设,形成农村信息服务多媒体网络。切实办好农村信息服务平台。完善农业信息收集、分析、发布制度和服务机制,为农民提供政策法规、市场供求、农业科技、致富门道等信息服务。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建设和完善农业生产运行监测和应急预警系统、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系统以及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平台。
3.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检测与认证、动物防疫和植物保护等农业技术支持体系。积极探索先进种养技术进村入户的有效机制和办法,形成以技术指导员为纽带、以科技示范户为核心、连接周边农户的技术传播网络。建立健全农业科技示范网络,加快建设一批农业科技示范园(场)、示范村、示范户。继续推进农业专家大院建设,实现每个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建有一个专家大院。
4.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商业金融、合作金融、政策性金融和其他金融组织的作用,发展多渠道、多形式的农业保险,切实增强对“三农”的金融服务。鼓励各类金融机构通过自助银行、电话银行等服务方式,实现农村金融服务全覆盖。规范和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鼓励创建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探索发展形式多样的农村民间金融,大力发展农村小额信贷业务。扩大农民抵押贷款担保物范围,探索集体土地使用权抵押融资,引导更多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做好农村地区支付结算工作,提高其服务水平。
5.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推进农村水利、环保、交通、渔港、邮政、电信、电力、广播影视、医疗卫生、计划生育和教育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优先发展农村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实现全市村村有多功能文化室、标准化卫生室,所有乡镇有综合文化中心的建设目标。大力推进乡镇卫生院、福利院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其功能,实施提档升级。
六、稳步推进国家服务业综合试点
(一)江汉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依托江汉区现代服
务业先发优势、城市极核区位优势、产业要素集聚优势、商贸辐射功能优势和国家首批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的政策优势,主动对接国家服务业发展战略任务,将江汉区打造成为主体功能突出的区域性服务业中心,发挥试点区的示范作用,带动全市服务业提档升级。以建设四大集聚板块、打造七大功能中心、建立八大体制机制为重点,推进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
1.建设四大集聚板块:一是老汉口商贸旅游板块。挖掘老汉口百年商业文化底蕴,重点发展沿长江、汉水临水休闲旅游商业业态,打造展现“两江交汇、三镇鼎立”城市印象的核心亮点。二是金融商务板块。以建设大道为轴线,集中布局金融、商务、信息和企业服务等核心产业功能,形成王家墩商务区、省级金融业集聚示范区和武汉广场等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构建现代服务业主体功能区。三是自主创新示范板块。以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获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契机,促进江北民营科技园转型升级,形成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四是北部新兴商业板块。在毗邻武汉天河机场、汉口火车站、王家墩商务区、江北民营科技园等兴建的大型居住片区,相应布局建设大型卖场、专业市场群和专业商贸城。
2.打造七大功能中心:即,打造中部地区金融商务中心、现代物流信息及管理中心、总部经济中心、会展服务中心、都市时尚中心、高技术服务中心、价格中心。
3.建立八大体制机制:即,探索建立与服务业中心建设相适应的投融资机制、土地资源管理体制、服务业创新机制、开放合作机制、政策扶持机制、统计与考核机制、人才支撑机制、行政监管体制。
(二)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依托
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优势、高新技术产业优势、生产性服务业要素集聚优势和国家部委基地优势,通过先行先试,建立现代服务业的创新体系和政策支撑体系,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服务业知名品牌和企业,建立带动武汉、辐射中部地区乃至全国的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将示范区打造成为我国新兴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策源地和探索发展现代服务业新模式、新机制的试验田。以建设新兴信息服务、科技服务、科技金融、地理空间信息及应用等四大产业为重点,推进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
1.探索服务业发展新模式。一是完善规划,探索建立创新政策体系,引导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业态创新;二是打造现代服务业发展“示范区”,充分发挥空间集聚效应,形成结构优化、分工有序的发展格局。
2.实施一批重点工程。结合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自身优势,选择新兴信息服务、科技服务、科技金融、地理空间信息及应用等现代服务业领域的一批重点工程重点支持,优先发展,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3.建设一批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发挥重大现代服务业项目的空间引导作用,着力打造未来科技城、光谷软件园、光谷金融港等一批专业化现代服务业聚集区,促进现代服务业聚集化发展。
七、优化现代服务业空间布局
发挥重大基础性、功能性设施和重点服务业项目的空间引导作用,坚持统筹协调、分类指导,推动现代服务业因地制宜、错位发展和有序竞争。依托区域优势产业,合理布局和打造一批重点功能区,扎堆式推进现代服务业跨越发展。
(一)形成差异化布局导向
突出一个极核,统筹两类城区,依托三大城市副中心,按照四种开发特点,形成多点支撑发展格局。
1.一个极核。以开展国家服务业综合试点为动力,强化江汉区、东湖示范区作为全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极核功能。
2.两类城区。推进中心城区和远城区差别化布局。中心城区高密度、集群化发展现代服务业。远城区多点式、特色化发展现代服务业。
3.三大城市副中心。发挥城市副中心特色服务业载体功能。其中:四新地区突出服务会展的特色,杨春湖地区突出服务高铁的特色,鲁巷地区突出服务科技的特色。
4.四种推进模式。按照重点建设、改造提升、优化发展、规划启动的推进模式,打造一批现代服务业重点功能区。
(二)推进中心城区现代服务业集群化发展
按照国家有关“大中城市加快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要求,明确全市中心城区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战略思路,着力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的综合功能,重点发展金融保险、商贸商务、文博会展、创意时尚、科技研发、高端物流、中介信息、房地产、社区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特别是高端服务业,为开发区及远城区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提供资金、技术、信息和重要市场,将武汉全面打造成为代表中部地区水平和形象的商贸之都、文化之都、服务之都,集中展示武汉城市个性魅力、特色文化风貌和国际性城市的繁荣繁华。
1.江岸区。重点发展金融保险、信息服务和文化旅游等产业,完善生态宜居和文化创意等服务功能,加快汉口沿江商务区、后湖新城、黄埔新城等板块建设,成为现代服务业强区。
2.江汉区。积极推进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和省级金融服务业示范区建设,重点发展金融、商贸、时尚和创意等产业,进一步推进滨江区域改造及开发,加快王家墩商务区建设,成为现代服务业中心区。
3. 口区。发挥汉正街品牌优势和大市场功能,改造提升传统商贸业,培育新兴服务业,重点建设汉正街商贸旅游区,并加快蓝焰物流总部基地项目建设,为汉正街提档升级做好对接,着力打造现代商贸优势区和都市产业创新区。
4.汉阳区。发挥滨长江临汉江的优势,强化武汉国际博览中心等区域重大项目建设的带动作用,大力发展会展、旅游、商贸等产业,加快四新生态城、五里墩商圈、“汉阳造”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打造中部地区的生产性服务中心、市级文化旅游中心。
5.武昌区。以发展总部经济为主导,重点发展金融保险、文化创意、科技服务、商贸旅游等服务业,加快推进武昌古城、武昌公司总部区和武昌滨江商务区建设,打造武汉江南金融商务中心和历史文化名城区。
6.青山区。重点发展先进制造和高铁经济等服务业,提升红钢城商圈和红卫路商圈服务功能,积极营造八大家商圈,打造和平大道现代商贸服务轴。加快高铁经济集聚区、青山滨江生态商务区建设。
7.洪山区。重点提升科教服务和软件创意等功能,以商贸业、创意产业等为重点,重点建设南湖地区经济核心区,打造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区和彰显科教人文优势的生态魅力城区。
(三)推进远城区现代服务业特色化发展
根据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要求和远城区的特点,抓住各远城区集中建设一个新城的发展契机,完善远城区服务功能,重点布局与制造业密切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适宜远城区发展的消费型服务业、面向农村的服务业,如仓储运输类物流和保税物流、主题类旅游和生态型旅游、科技服务和人才培训、软件及服务外包、现代农业服务等服务业,重点规划建设若干现代服务业特色功能区和一批特色现代服务业重大项目,形成多点式、各具特色、功能突出的远城区现代服务业板块。
根据各远城区和开发区的相关产业特点和综合资源状况,新洲区重点完善港口物流服务和多式联运功能,黄陂区重点打造空港物流保税和多式联动功能,蔡甸区、江夏区重点强化服务开发区功能,东西湖区重点突出保税物流和马彩旅游功能,汉南区重点提升服务城乡一体化功能,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重点完善服务自主创新功能,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武汉化学工业区重点拓展服务先进制造业功能,市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重点开发主题公园旅游功能。
(四)打造一批现代服务业重点功能区
按照以点带面、提升功能、跨越发展的思路,结合相关区域“十二五”时期的开发实际,精心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功能突出、辐射中部地区乃至全国的战略性发展载体。重点建设4类20个市级现代服务业重点功能区和一批区级服务业功能区,形成对全市乃至区域性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示范引领作用。
1.重点建设类
(1)四新生产性服务业中心区。建设具有“服务会展”和“服务制造”两大鲜明服务特色的生产性服务业中心区。以武汉国际博览中心为主体,立足服务区域制造业,突出发展会展业,集中建立会展产业园,引入展台设计安装、物流、广告、设计、营销、会展组织等服务于会展活动的企业,带动金融保险、商贸商务、酒店餐饮、休闲旅游、地产开发等关联产业发展,构建完善的会展产业链。
(2)王家墩商务区。以高端服务功能为主导,通过强化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和营造良好的商务环境,开发一批高档商务楼盘,集聚一批跨国公司、集团总部、知名品牌、营销代理、机构投资者、超级承包商等,与建设大道———新华路“金十字”共同形成现代金融商务区和全市高端服务业极核区,建设中部地区最具聚集和辐射功能的金融商务集聚区。
(3)阳逻港综合型物流园区。包括港口码头作业区、出口加工区、仓储物流区和综合配套服务区。依托武汉新港建设,辐射中部,连接长江口岸,建设成为我国中部地区对接东、西部物流区域的重要支撑平台和长江物流通道的重要节点。重点承担以水运集装箱为主的物资及商品进出中转的物流功能和报关报验等口岸功能,主要提供仓储、多式联运、进出口集装箱装卸等物流服务和相关配套服务。提升保税功能,扩大“区港联动”试点效应,逐步建成区港联动型保税物流园区。
(4)汉口北商贸物流枢纽区。依托武汉天河机场、汉口北铁路物流园、武汉北编组站、阳逻深水港及城市外环线,发展一批专业市场集群,承担市内外物流集散功能,促进商贸与物流结合,建设产供销一体化基地、现代商贸物流基地、投资创业基地、特色商品深购远销基地和现代大型批发集散地,成为全市商贸物流核心区和我国中西部商贸物流枢纽中心。
(5)东西湖保税物流中心。依托保税物流中心(B型)功能和公路口岸、铁路口岸功能,汇集保税物流中心、外向型制造业及总部聚集区、综合配套服务区、武汉铁路集装箱中心四大功能板块。拓展保税中心功能,发展保税物流与进出口贸易相结合的区港联动型物流,实现与沿海港口、中西部腹地的联动,建设以公铁、铁海多式联运为主,提供国内、国际物流服务的陆路口岸型物流园区。
(6)杨春湖城市副中心。依托武汉火车站及配套换乘交通设施形成的大量人流、物流、信息流、商贸流,发展商务商贸、高档酒店、娱乐文化、休闲旅游、房地产等现代服务业,形成副中心核心区、高速铁路站区、中央景观休闲带、文化旅游服务区和综合居住区等5大功能区,建设未来武汉的新门户和国内一流的城市副中心。
2.改造提升类
(1)武昌滨江商务区。依托自然和人文优势,以及规划建设4条轨道线和2条过江隧道的优势,重点开发积玉桥片、裕大华片、车辆厂片、月亮湾片,分别建成综合商贸区、商住复合区、金融商务核心区、文化商贸区,建设以高端服务业为特色,集商务办公、商业服务、文化娱乐及居住为一体的标志性、多元化滨江综合发展区。
(2)江岸沿江商务区。依托自然、人文和交通优势,改造一批专业商业街、旅游商业街、特色商业街,集聚一批金融、保险、证券、信息、咨询机构,重塑一元路、黎黄陂路、青岛路等片区历史文化风貌,提升市美术馆、中南剧院、群众艺术馆等文化设施功能,形成具有高端商务服务、精品文化旅游、现代生活宜居三大功能,富有生机活力的汉口沿江商务区。
(3)汉正街商贸旅游区。建立华中地区新的核心产权交易中心,打造“网上汉正街”,推动加工、仓储和配送功能退出,构建汉正街与其他地区间的四方物流网。加速改变市场主体结构不优、交易规模不大、经营业态低端的现状,使功能布局更加优化、业态结构更为合理,成为信息流、资金流的平台和集展示、订货为主的商贸区。形成辐射300—500公里的现代商贸营运中心、购物旅游中心和现代文化旅游基地,彰显“老街新区”形象特色和发展格局,重塑汉正街的城市品牌形象,打造中部地区知名的创新型“商谷”。
(4)洪山创意产业集聚区。以洪山创意大道为主线,以北港科技创意产业园为核心,武汉大学珞珈创意产业园、武汉创意天地、先建村生态创意城、李桥科技文化体育创意产业园四大园区共同支撑。依托科教和人才优势,重点发展软件开发、网络媒体、演艺娱乐、动漫影视、时尚设计、出版传媒、中介广告等创意产业,打造500亿元规模的创意产业板块,进入国内创意产业集聚区前列。
(5)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软件及服务外包集聚区。以光谷软件园和光谷金融港为双核,沿关山大道、光谷大道、珞喻路拓展。依托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的产业优势、人才优势和武汉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建设,快速扩大离岸服务外包交付中心的市场规模,积极发展金融后台服务,培育和集聚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加快完善创业、人文、配套服务等产业发展环境,建设中西部比较优势突出、国内领先、世界知名的国家级软件服务外包示范区和金融服务外包区。
3.优化发展类
(1)武广商圈、江汉路商圈商贸集聚区。对大型购物中心、专业化商业中心、专卖店、超市等新型业态的商业企业进行组合规划、集中开发,完善停车、休闲、娱乐、餐饮等综合服务设施。提升以武商摩尔城为核心的解放大道市一级商圈,激活六渡桥———江汉路传统商圈,发展唐家墩北部新型商圈,建设龙王庙商贸广场,打造中部地区顶级繁荣繁华的中心商业区。
(2)江汉区“金十字板块”金融集聚区。沿建设大道和新华路呈“十”字形分布。在已形成的以银行、保险、信托、证券机构为主的金融集聚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和拓展现有金融功能,完善金融服务体系,重点引入国内外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和总部机构,形成以金融保险为核心、以高档楼宇为载体、以优良环境为支撑的高端服务业集聚发展示范区。
(3)中南路、中北路高端服务业集聚区。以洪山广场为核心,沿中南路、中北路沿线和纵深展开。以楼宇经济为载体,以总部经济为模式,突出金融管理职能,形成以金融监管为主的金融功能区,同时依托江南科技资源,集聚发展以设计、咨询、中介、企业服务等为主的高端创意服务,配套发展商贸商务、订单采购、高档酒店、娱乐休闲、房地产等现代服务业。
(4)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依托湖光山色的自然风光,实施一系列特色旅游项目和生态建设项目,自北向南依次形成生态产业实践区、山水总部经济实践区、运动产业实践区和山水创智实践区四大片区组团,建设与风景名胜区功能相适应的,以生态产业、总部经济和创意产业为重点的生态型高端服务业集聚区。
(5)高等教育集聚区。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内的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等院校为核心,包括全市高等院校及周边地区。依托科教资源高度密集的优势和百万大学生集聚的优势,发展高等教育、科技研发及配套的科技孵化、创业投资、教育培训、信息中介、高校后勤、文化娱乐、商贸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形成在全国处于前三名、在全球有知名度的现代高等教育集聚区。
4.规划启动类
(1)泛金银湖生态马城。以东西湖区金银湖、金银潭地区为主体,包括金银湖街和将军路街。依托体育竞猜彩票研发项目赛马赛事试点,提升东方马城和高尔夫球场核心功能,发展赛马博彩、亲水游乐、康体保健、休闲度假等旅游产品,配套建设高档主题度假酒店、会展会议中心、商贸商务等服务设施,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全国赛马博彩中心及中部地区旅游新区和生态新城。
(2)军山服务业集聚区。位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托管的蔡甸区军山街内,东临长江,西靠开发区。依托毗邻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湖泊、森林、山体占总面积60% 、拥有10公里长江岸线的优势,补充开发区缺失的城市服务功能,发展商贸商务、休闲旅游、娱乐文化、汽车服务、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形成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新的增长点和全市现代服务业新的功能区。
(3)郑店物流中心。东倚武汉光谷,北靠武汉城区,西接长江黄金水道。依托高速公路在我市南部最大的出入口连接点,连接京广铁路干线和长江航线,面向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及江南地区制造业基地和大市场群,为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成套装备、装饰建材、农副产品等产业提供集散、储存、加工包装、运输中转、配送、信息处理及商品展示等现代物流服务,逐步建成我市南部综合性的现代化物流中心。
(4)南岸嘴特色景观旅游核心区。充分利用长江与汉水交汇的特色景观,高标准规划设计,高起点启动建设,稳步推动实施南岸嘴项目。重点建设自然生态景观和休闲文化娱乐设施,打造凸现武汉两江交汇、三镇合一的经典特色景观、市民活动中心和长江旅游核心区。
5.区级服务业功能区
支持各区重点建设和发展一批服务业特色功能区。包括武汉天地商务中心、中环线———丹水池新型物流中心、塔子湖体育休闲文化商务中心、汉西中央采购区、蓝焰物流总部基地、永丰观光农业生态休闲园区、钟家村商圈综合功能区、王家湾商圈生产性服务中心区、五里墩商圈绿色低碳商务区、武昌古城片区、徐东商圈综合功能区、街道口商圈综合功能区、青山滨江生态商务区、青山高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武汉国际钢铁物流服务中心、天兴洲生态新区、航空保税物流园、木兰生态旅游区、道观生态旅游休闲区、后官湖生态宜居新城、花山生态新城、江夏生态文化旅游区等。
八、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推动服务业发展的协调机制
强化市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功能,加强对全市服务业的统一领导,指导和协调服务业发展改革中的重大问题,提出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方针、政策、规划、措施,对涉及全市服务业发展战略及重大任务及时作出部署。完善市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工作机制。各级政府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转变观念,切实加强对服务业工作的领导。各相关职能部门要制定配套实施意见,明确实施步骤,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认真做好服务业发展的各项工作。
(二)加强自主创新,提高现代服务业的市场竞争力
建立健全现代服务业创新体系,鼓励现代服务业领域科技研发,积极培育扶持知识密集型现代服务业,加强相关标准的研制,掌握行业话语权,不断抢占现代服务业发展制高点。加强对企业品牌发展的指导和服务,大力推进服务业标准化,推动服务业品牌发展,重点培育国家名牌,积极争创世界名牌,支持服务业龙头企业的品牌国际化发展。研究出台具体办法,对服务领域重大技术引进项目及相关的技术改造提供贷款贴息支持,对引进项目的消化吸收再创新活动提供研发资助,试行在政府采购中优先采用我市自主开发的软件等信息服务。
(三)扩大对外开放,提高服务领域国际化水平
加快金融、物流、商贸、文化、旅游、会展与商务等服务领域利用外资的步伐。鼓励企业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开展灵活多样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鼓励有实力的服务企业开展境外直接投资,支持服务企业在国内其他城市和地区设立分支机构。不断完善投资环境,吸引国际国内高端服务企业在我市设立地区总部和分支机构,全面提升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力争相关现代服务领域的对外开放政策在我市先行先试,率先在外资进入门槛、股权比例、业务领域、市场范围等方面取得突破。
(四)改革体制机制,增强现代服务业发展动力与活力
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鼓励外资及民营资本在更广泛的领域参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积极配合国家推进电信、铁路、民航、公用服务业等垄断行业管理体制改革,继续稳妥推进市政公用服务业市场化改革。加快推进国有服务企业改革,积极推动国有服务企业股份制改革和战略重组。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服务企业的改革、重组、改造。加快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后勤服务社会化进程。探索将咨询、公务接待、会议服务、培训、公务交通、物业管理等实行服务外包。对列入国家鼓励类服务业企业的用水、用气价格比照工业企业价格标准执行,逐步缩小商业照明用电与普通工业用电价格的差别。
(五)强化财税支持,加快现代服务业投融资体系建设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积极有效整合全市支持服务业发展资源,不断扩大全市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规模,切实落实并充分发挥信息产业、软件产业、服务外包、会展业、航空运输业等专项资金的作用,支持服务业关键领域、重点发展区域和重点项目。切实落实国家已出台的各项扶持服务业发展税收优惠政策。进一步拓宽投融资渠道。改进政府参与方式,引导调动民间机构,为服务业企业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重点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融资主体法人化、投融资渠道市场化建设。积极推行项目融资,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资服务业领域。建立健全政府投入与市场补偿相结合的投融资机制。
(六)加强用地支持,完善现代服务业用地政策
做好服务业用地的规划、储备和供应工作,适度扩大服务业发展规划控制范围和预留空间。提高服务业规划用地权重和标准,在安排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用地计划时实行适度倾斜。中心城区的工业企业迁出后,退出的土地原则上用于发展服务业。规划确定的商业、服务设施用地,不得改作他用。支持利用工业厂房、仓储用房、传统商业街等存量房产资源兴办信息服务、研发设计、创意产业等现代服务业。鼓励利用荒山、荒坡、荒滩开发旅游等服务业项目。
(七)强化智力支撑,构建现代服务业人才高地
加大高端服务紧缺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建立高端服务人力资源储备库,招揽国内外高端服务行业领军人物,吸引和培育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企业家,形成灵活的人才引进、培养和保障机制。引导高等院校、社会培训机构发展不同层次和类型的高端服务专业知识教育。将高端服务业人才引进工作纳入市组织部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的人才引进计划。积极推进技术入股、管理人员持股、股票期权激励等新型分配方式。建立人才柔性流动机制,调动各方力量,在住房、医疗等方面,强化人才奖励与保障制度,力争成为全国重要的高端服务业人才交流中心和集聚中心。
(八)完善公共服务,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政策环境
简化服务业项目审批环节,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加大对知识产权和商业秘密等的保护力度,依法打击侵权、不正当竞争等行为,规范市场秩序。建立和完善高端服务业从业人员信用信息数据库,纳入全社会征信服务系统。支持行业协会等中介服务机构发展,鼓励建立行业联盟,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和强化监督约束机构,规范价格(收费)行为。加强服务业统计工作,创新统计方法,健全统计体系,完善服务业统计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和协调各部门及行业协会的服务业统计工作。建立健全服务业信息发布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