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云南经济管理学院特色办学之路
有一所学校,在云南省内同类院校中,创造了多个之冠:云南省首家万人民办高校;建有独立的现代化图书馆;成为省内仅有的一所牵头成立职业教育集团的民办院校;最早获得外国文教专家聘请资格和招收外国留学生的资格之一;被列为“共青团中央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试点单位”的云南省两所高校之一;2010年以来,24项质量工程项目跻身省级平台,成为同类院校在该领域的领跑者;首家入住安宁职教基地的高等院校;同类学校中,是仅有的一所“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更是全省八所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中仅有的民办高校;同类院校中,是仅有的一所档案建设五星级单位;还是云南省民办高校中,投入最多、教学质量较高、办学规模最大、校园建设最好的学校之一。
有一所学校,近三年来,学院录取考生的投档线远高于二专录取分数线,第一志愿上线率居省内同类高校之首。2010年学院一次性接收考生档案11252份,创造了云南单校一次录取最高记录。2010年、2011年,学院招生人数均在7500人左右。历年来,招生人数占云南省同类院校总招生人数的比例一直保持在35%-40%,生源市场占有率遥遥领先于同类院校。2012年,学院作出了升本的战略规划,为达到本科高校设置标准,学院主动压缩规模、缩减招生人数。
有一所学校,持续建设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搭建毕业生就业服务平台,广开毕业生就业渠道,毕业生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近四年,毕业生年终就业率均保持在96%以上,2010年为97.7%,2011年为96.3%,2012年为96.7%,2013年为96.7%,2010至2013年连续四年获“云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责任考核一等奖”。用人单位负责人普遍认为该校培养目标明确,就业目标市场定位准确,学生综合素质较高,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能够很快适应工作。由此,该校的教育品牌不断得到夯实,办学步入了“进口旺、出口畅、特色亮”的良性循环。多年来,已为社会培养了35000余名专业技术人才。
这所学校,就是云南经济管理学院。
学院创建于1992年,2004年经云南省政府部门批准设置为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职业院校;2014年经国家教育部门批准,升格为应用型普通本科高校。办学22年来,学院经历了从租地办学到自建校舍,从非学历教育到学历教育,从中等职业教育到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在办学过程中始终坚持“对学生、家长和社会负责,办人民满意的大学”的宗旨,实践了“人才强校、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的战略发展之路。
学院设有财经学院、商学院、人文学院、工程学院、康复与护理学院、航空旅游学院等二级学院,开设55个专业,以经济和管理类为主,经、管、工、文、理、法、医多专业协调发展。海源、安宁两个校区占地1305.18亩,现有在校学生13000多人,教师1000多人,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275人,研究生学历教师303人,还有10余名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韩国、泰国等国家的外籍专职教师。
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建立了一支稳定高效的教师队伍
人才是治校之基,强校之本。学院建立了一套“待遇留人、环境留人、感情留人、事业留人、文化留人”的机制,内培外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学院返聘来自省内知名本科院校、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中高层领导来校工作;以老带新、加强培训,培养一批中青年教师和管理干部;鼓励和帮助教师提升学历和职称,2008年,学院成立中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几年来,先后有280名教师晋升中级职称,30余名教师晋升副教授职称;关心教职工生活,让教师安居乐业,学院建设了800多套设施齐全的教职工住房,组织团购住房300余套。国家教育部门领导对此给予肯定和赞扬“学校举办者对教师有爱心,爱教师才能爱学生,值得其他学校学习和借鉴”。
实施质量立校战略
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学校的根本职责是把学生培养成品德高尚、技能娴熟、专业知识扎实,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院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人才培养立足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学生的职业发展。
(一)加大硬件建设投入,改善实训条件
强化实践教学,在海源、安宁两校区分别建设了实训大楼,建有工程材料与力学、工程造价、施工模拟、项目管理沙盘、会计模拟、用友ERP沙盘、现代管理与服务、创业教育中心等144个校内实验实训室。
(二)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组建职业教育集团,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通过工学结合,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规格与质量。学院与昆明钢铁控股有限公司、中国石油、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有限责任公司、诺仕达集团、星耀水乡俱乐部、云测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江建集团、中国人寿等企业合作,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13个,与上海职盛集团共同建立“上海实训学院”。通过校企合作,实现学生毕业前的顶岗实习,与企业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确定专业人才标准,共同实施教学过程,共同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达到“学校、企业、学生”的多赢。
(三)推行学分制,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学院按照专业知识够用、基础教学能支撑职业发展的要求设置课程学分,每学期开设各类选修课程不少于100门。为加强学生工作,学院成立了学生发展中心和辅导员教师发展中心,设置了12个学分的课外能力学分模块,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既教学生做事,又教学生做人。
(四)质量工程建设成果显著
2010年以来,学院共获得云南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立项24项,包括会计、建筑工程管理2个省级特色专业,基础会计、经济学基础、建筑施工技术、国际贸易实务4门省级精品课程,财会、市场营销2个省级教学团队以及“专业提升产业服务能力”、“东南亚南亚语种人才培养示范点”等项目。
(五)以实践教学为重点,打造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学院形成了订单培养、实习实训、项目开发、辅助创业四位一体的就业新模式,为学生完成从校园到社会,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变提供平台。同时,学院将就业教育贯穿于教学过程始终,开展以职业生涯规划、创业教育、大学生素能培训、职业素养提升训练、就业政策宣传、毕业生职前培训六个模块为内容的就业指导系列课程和活动,构建学生就业和继续升学的平台。
在教学中,适时引入创业教育课程,引导学生思考创业,梳理创业的可能性;掌握创业的基本知识,了解风险和权益,为学生提供创业的机会。
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均保持在96%以上,连续三年获“云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责任考核一等奖”。毕业生杨娜,在上海创办上海金士堡浦江会所,企业净产值800余万元;黄爔,创办云南麻栗坡县佳林咖啡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企业固定资产1080万元。
实施特色强校战略
彰显学院办学文化与品牌
学院按照职业教育的特点,在加强实践教学的同时,以文化育人为着力点,以校园文化建设、校园信息化建设为抓手,改革创新,形成自身发展特色。
(一)构建以爱育人的校园文化
学院凝练了“厚德尚行”的校训以及校风、教风、学风等系统的办学理念。编写了校歌《爱的辉煌》,出版了《云南经济管理学院校史》,编印了《教学工作制度汇编》、《学生工作制度汇编》等9种制度汇编,形成了积极向上的制度文化。
校园环境绿色生态,自然和谐,冬有青,夏有荫,春有花,秋有果。投入180多万元从全国各地购买景观石安排其中,邀请书法名家将学院办学理念和名人名言或镶刻石上,或以楹联的形式悬挂在亭台之上,彰显自然与人文交融的文化氛围。
以建设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为中心,突出民族性、职业性、国际化的特点,打造一系列校园品牌文化项目,如经管大讲坛、相聚经管文艺汇演、职业技能大赛、创业大赛、水火箭比赛、微电影大赛、大学生素能培训、校园开放日活动、民族文化321工程等。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日见成效,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着文化育人的功能。学生在全国各类竞赛中获奖121项。来自云南文山的彝族学生汪冰扬梓,2013年6月代表云南省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我的中国梦”主题演讲会,跻身全国十强,获得好评。
(二)校园信息化建设与教育教学相结合
学院累计投入3000余万元建设校园信息化基础设施,普及多媒体教学,购入清华课程教育在线平台和职业核心能力通识教育在线平台,搭建网络学习空间,共建共享全球开放课程、全国精品课程、教学视频等4个专题资源库,资源数量多达12万余条。学院网络学习空间由“课程教育在线”、“通识教育平台”、“资源点播网”三大模块组成,旨在通过在线课程视频、教育教学动态、教学资源下载,为广大师生提供便捷、高效的网络学习平台和网络学习产品,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和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截至目前,建设网络课程总计810门,平台总访问量为782637人次,网络课程的总访问量达到368444人次,在平台内开展各类测评已经达到3717次。学院学生在平台内下载资源、提交作业、查看教学资源的比例已经达到96.7%。在本学期开设的课程中95%的老师已经使用该平台,大大拓展了学院师生教育教学的空间。
(三)以国际化视野举办高等职业教育
1999年率先在同类学校中获得外国文教专家的聘请资格,先后有来自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韩国、泰国、越南等国家的50名外籍教师到校任教,目前与20多所国外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承担了美国ISE基金会留学项目,打通了我省高职院校到美国留学的通道。
(四)产学研结合,走应用型发展之路
近五年,学院教师共完成省厅级课题46项,出版教材、著作23部,发表学术论文500多篇,其中,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论文92篇。
学院成立教育产业处,统筹安排专业提升服务产业能力的工作。成立了科技创新中心,天然药物研究所、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正在筹建康复医院、养老中心、电子商务运营中心等机构,探索应用型大学的建设发展之路。
(五)办学成果
近年来,学院获得“中国民办教育优秀学校、省级文明学校、平安校园、花园式单位、共青团中央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试点单位、云南省学习型党组织”等称号。
2013年11月28日,省领导莅临学院安宁校区调研,对学院的建设与发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称赞“学院在几年时间投入14亿元建成了美丽的安宁校区,举办者有勇气,有成就感”。
董事长杨红卫获得中华职业教育社第二届“黄炎培杰出校长奖”、第三届“云南青年创业省长奖”、云南省“首届教育功勋奖”、“云南省三八红旗手”等奖项。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在22年办学过程中,得到了国家教育部门、省政府部门、省教育主管部门以及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今年申报本科学校的成功,更加明确了学校的办学定位;举办应用型大学,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服务于学生的成长和未来职业发展,在新的起点上谋求更高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