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下午,高校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论坛在武汉工程科技学院教三楼会议室召开。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原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戴家干,原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巡视员、原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主任刘凤泰,北方国际大学联盟理事长杨炜长,文华学院院长刘献君,新同文教育集团董事长以及北方大学联盟旗下七所高校领导、校企合作企业代表、中国教育报、长江日报等嘉宾到会。我院董事长张南红出席会议,院长王典洪出席会议并代表学院发言。会议由我院副院长李鹏翔主持。
会议上,文华学院院长刘献君简要阐述了高等学校转型的必要性和民办高校应如何转型两大问题。他指出:民办高校向应用技术性方向发展必须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并认识到自身的优势与劣势,在转型的过程中要掘弃两极思维,抓住两极,抓住基本特征。另外他还表示,大学是历史和环境的产物,在发展中要注意优化类结构,包括学科结构、师资结构、课程结构、组织结构和资源结构等,发挥优势,找到学生个体文化与社会文化的结合点,从民办院校的资源匮乏相资源转化着力,寻求重点突破。
戴家干分析了中国高等教育在信息化的大时代背景下面临着的机遇与挑战,他指出,地方高等院校面临着五个方面的转型,即从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的转型,从传统教育观念向现代教育观念的转变,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从国内化向国际化转变,从内敛保守向创新创业型大学转变。戴家干认为:民办高校相较于公办高校更具有自主权,应该坚持官政学研结合,紧拉政府的手,跟着市场走,注意走自己的路,把学生放在第一位,为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
武汉新同文教育集团董事长王啸宇简单介绍了英国高等教育的特点,阐述了英国应用技术型院校发展之路,他结合该公司近十年来与英国高校合作的经验分析了国内高校应如何与英国进行国际教育合作的建议方案与注意事项。
北方投资集团旗下的各高校代表分别结合自身办学经验,对自身在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方面的成就作了介绍,同时提出各自院校在转型方面的指导思想与所面临的问题。比如燕京理工学院院长盛维勇教授指出了该校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重点在“制定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方案”、“以实践教学为抓手”、“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三个方面在开展工作。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董事长柴新卫则认为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要依据地方产业布局与结构设置学校专业体系,要依据产业标准确定高校人才培养规格。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理事长刘学民认为,地方高校为地方创造价值几何应该成为判断地方高校办学水平的标准,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应该在综合素质课程改革,教学大纲上网,考试改革,大学外语改革,高校质量监控体系等方面下功夫。
武汉工程科技学院院长王典洪介绍了学院的发展特色与十年来在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他围绕分别从使命与责任、探索与实践、推进与深化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他指出,学院从办学初就明确了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坚持学院和企业共商、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所开设课程紧密围绕岗位基本需求并兼顾学生未来发展需要;构建、完善了认知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实验、实训、社会实践、第二课堂等环节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了实践教学学时在总学时中的比重;学院开设了职业技能训练模块系列选修课,以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学院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创业课程进入人才培养方案;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等。
他表示,为建立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学院积极实施“引智工程”( 引进具有丰富企业工作经验的人才进入学院全职工作)和“塑造工程”( 为青年教师的职业技能培训,企业挂职锻炼提供专项预算),同时建立了一支主要由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
他强调,转型是一项持续的、艰苦的探索工程,需要勇气、信心与决心,学院将牢牢把握转型发展机遇,迎接挑战,在思想观念、内部治理结构、人才培养方案等方面做更多探索和实践。学院将深入开展广泛的学习、调研、讨论,深刻认识转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同时,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建设应用技术型大学的舆论氛围,统一师生思想观念;此外,还要狠抓干部,不换思想就换人。通过转变思想观念,进一步提升全校师生对创办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的定位自信、发展自信和前景自信,增强行动自觉性。
他表示,为更好的满足建设应用技术型大学的需要,学院将调整组织机构,重新架构组织职能、职权和职责;同时,以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为重点,创新校企战略协作机制、人才培养机制、管理运行机制等;此外,学院还要吸收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进入学院、学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聘请行业和企业人员担任学部兼职副主任。学院将继续深化“双育多元”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标准与职业标准相结合中体现人才培养的“职业化”和“岗位化”;在基本模块化课程与特长性课程相结合中体现人才培养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在教学内容与社会生产实际相结合中体现教学内容的“实战化”;在实践教学课程设置与实践平台相结合中体现实践教学的“系统化”。
中国教育报湖北记者站站长、主任记者程墨表示,对于时下大学更改校名的问题要有理性正面的认识。他认为,大学更名的过程,本身也就是学校学校影响力的提升过程。更名成功就意味着大学实力和水平得到提高,得到了大众认同。他指出,在当前高校转型形势之下,地方本科院校如果要办好学,吸引生源,只有走培养职业人才、应用技术人才这条路。从这一意义上说,其实不是转型,而是回归到了本来的定位。长江日报编辑部副主任朱建华则以一篇稿件引入,用六个关键词提出了很多高校在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误解,他建议,高校转型发展要注意分析学院过往十年中招生就业数据,以便能更好地定位学院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如何与业界合作。
泰康人寿湖北分公司总经理孙晓风在发言中介绍了近年来泰康人寿与我院的合作项目与成果,指出了订单式办学的优点。她希望在未来的发展中可以以校企联合方式与我校建立大型人才培养基地,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接受公司专业的培训和指导,为走向社会打好基础。
北方国际大学联盟理事长杨炜长做会议总结。他认为教育的主题应是官、产、学、研、创、就等多元素的聚集,教育转型要抓住行政与机制两个方面,注重产学结合,以全球化的视野办学,充分利用信息大时代的特点,专娱结合、软硬坚持、跨界混搭,以理想主义、实用主义、开拓精神等文化为根本。他主张要建立一种教育新的生态环境,提高治理机构科学化,要改造自身人才培养体系,增加办学魅力,为吸引更多的国际留学生做好准备。(记者 田坤烜、见习记者壮炎飞)
会议上,文华学院院长刘献君简要阐述了高等学校转型的必要性和民办高校应如何转型两大问题。他指出:民办高校向应用技术性方向发展必须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并认识到自身的优势与劣势,在转型的过程中要掘弃两极思维,抓住两极,抓住基本特征。另外他还表示,大学是历史和环境的产物,在发展中要注意优化类结构,包括学科结构、师资结构、课程结构、组织结构和资源结构等,发挥优势,找到学生个体文化与社会文化的结合点,从民办院校的资源匮乏相资源转化着力,寻求重点突破。
戴家干分析了中国高等教育在信息化的大时代背景下面临着的机遇与挑战,他指出,地方高等院校面临着五个方面的转型,即从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的转型,从传统教育观念向现代教育观念的转变,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从国内化向国际化转变,从内敛保守向创新创业型大学转变。戴家干认为:民办高校相较于公办高校更具有自主权,应该坚持官政学研结合,紧拉政府的手,跟着市场走,注意走自己的路,把学生放在第一位,为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
武汉新同文教育集团董事长王啸宇简单介绍了英国高等教育的特点,阐述了英国应用技术型院校发展之路,他结合该公司近十年来与英国高校合作的经验分析了国内高校应如何与英国进行国际教育合作的建议方案与注意事项。
北方投资集团旗下的各高校代表分别结合自身办学经验,对自身在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方面的成就作了介绍,同时提出各自院校在转型方面的指导思想与所面临的问题。比如燕京理工学院院长盛维勇教授指出了该校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重点在“制定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方案”、“以实践教学为抓手”、“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三个方面在开展工作。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董事长柴新卫则认为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要依据地方产业布局与结构设置学校专业体系,要依据产业标准确定高校人才培养规格。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理事长刘学民认为,地方高校为地方创造价值几何应该成为判断地方高校办学水平的标准,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应该在综合素质课程改革,教学大纲上网,考试改革,大学外语改革,高校质量监控体系等方面下功夫。
武汉工程科技学院院长王典洪介绍了学院的发展特色与十年来在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他围绕分别从使命与责任、探索与实践、推进与深化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他指出,学院从办学初就明确了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坚持学院和企业共商、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所开设课程紧密围绕岗位基本需求并兼顾学生未来发展需要;构建、完善了认知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实验、实训、社会实践、第二课堂等环节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了实践教学学时在总学时中的比重;学院开设了职业技能训练模块系列选修课,以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学院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创业课程进入人才培养方案;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等。
他表示,为建立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学院积极实施“引智工程”( 引进具有丰富企业工作经验的人才进入学院全职工作)和“塑造工程”( 为青年教师的职业技能培训,企业挂职锻炼提供专项预算),同时建立了一支主要由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
他强调,转型是一项持续的、艰苦的探索工程,需要勇气、信心与决心,学院将牢牢把握转型发展机遇,迎接挑战,在思想观念、内部治理结构、人才培养方案等方面做更多探索和实践。学院将深入开展广泛的学习、调研、讨论,深刻认识转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同时,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建设应用技术型大学的舆论氛围,统一师生思想观念;此外,还要狠抓干部,不换思想就换人。通过转变思想观念,进一步提升全校师生对创办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的定位自信、发展自信和前景自信,增强行动自觉性。
他表示,为更好的满足建设应用技术型大学的需要,学院将调整组织机构,重新架构组织职能、职权和职责;同时,以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为重点,创新校企战略协作机制、人才培养机制、管理运行机制等;此外,学院还要吸收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进入学院、学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聘请行业和企业人员担任学部兼职副主任。学院将继续深化“双育多元”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标准与职业标准相结合中体现人才培养的“职业化”和“岗位化”;在基本模块化课程与特长性课程相结合中体现人才培养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在教学内容与社会生产实际相结合中体现教学内容的“实战化”;在实践教学课程设置与实践平台相结合中体现实践教学的“系统化”。
中国教育报湖北记者站站长、主任记者程墨表示,对于时下大学更改校名的问题要有理性正面的认识。他认为,大学更名的过程,本身也就是学校学校影响力的提升过程。更名成功就意味着大学实力和水平得到提高,得到了大众认同。他指出,在当前高校转型形势之下,地方本科院校如果要办好学,吸引生源,只有走培养职业人才、应用技术人才这条路。从这一意义上说,其实不是转型,而是回归到了本来的定位。长江日报编辑部副主任朱建华则以一篇稿件引入,用六个关键词提出了很多高校在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误解,他建议,高校转型发展要注意分析学院过往十年中招生就业数据,以便能更好地定位学院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如何与业界合作。
泰康人寿湖北分公司总经理孙晓风在发言中介绍了近年来泰康人寿与我院的合作项目与成果,指出了订单式办学的优点。她希望在未来的发展中可以以校企联合方式与我校建立大型人才培养基地,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接受公司专业的培训和指导,为走向社会打好基础。
北方国际大学联盟理事长杨炜长做会议总结。他认为教育的主题应是官、产、学、研、创、就等多元素的聚集,教育转型要抓住行政与机制两个方面,注重产学结合,以全球化的视野办学,充分利用信息大时代的特点,专娱结合、软硬坚持、跨界混搭,以理想主义、实用主义、开拓精神等文化为根本。他主张要建立一种教育新的生态环境,提高治理机构科学化,要改造自身人才培养体系,增加办学魅力,为吸引更多的国际留学生做好准备。(记者 田坤烜、见习记者壮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