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报【整版】:拉近校门与营门的距离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6-06-28浏览次数:863



写在前面

又是一年毕业季。当栀子花香飘溢菁菁校园之时,参军入伍再度成为莘莘学子热议的话题。

校门与营门之间的距离该如何拉近?5月下旬,由湖北省军区策划组织的征兵主题宣传活动——“青春有约走进军营”在江城武汉如期展开。不到两天时间,其微博话题阅读量就超过了1000万,并跻身军事类话题排行榜前列。活动过后静心思量,几多启示耐人寻味。

宣传片中的军营很美,可有些大学生为什么“老不信”?

眼见为实,第一视角最有说服力

程凯是湖北中医药大学的大三学生,从小就渴望有一天能穿上军装。去年,学校组织观看征兵宣传片。炫酷的画面、震撼的场景,令他心潮澎湃。然而,同学之间的闲谈,让他的热情降到了冰点:“去当兵,不就是过两年与世隔绝的苦日子吗!”

此话怎讲?程凯告诉记者,在很多大学生的印象中,“封闭”“枯燥”成了军营生活的标签,当兵就意味着与网络隔绝、与时尚告别,这是多数青年难以割舍的“幸福”。正因为对部队缺乏了解、对军营生活认知不足,不少大学生在“道听途说”中放缓了追梦的脚步。

这些年,部队开放程度越来越高,互联网进军营、普通一兵用上智能手机,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各地征兵宣传也在积极展示军营充满青春气息的一面,可要改变固有的印象并非易事。

“如今的适龄青年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成长,骨子里有种质疑习惯,不论说什么都是‘老不信’。尤其这几年有些浮夸的军旅题材影视剧,让一些人对部队生活充满疑虑。”湖北省军区政治部主任钟建昌认为,如果还停留在过去“我说你听、我说你信”的工作模式,征兵宣传很容易走进一个“死胡同”。不妨换一种宣传思路,多一些第一视角,让他们眼见为实。

基于这种考虑,湖北省征兵办改变往年单纯“走出去”的做法,尝试把预征对象“请进来”,组织青年学子分别到陆、海、空不同军种部队参观体验真实的军营生活。

在驻鄂空降兵某部,一部由该部自编自制的“萌系军营”卡通动漫《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空降兵》,因语言新潮、形式现代、画风清新,吸引不少大学生驻足欣赏。“真新鲜!居然在军营里看到了‘二次元’。没想到部队除了严肃,也有活泼的一面。流行与时尚,在这里一样都不少。”来自湖北经济学院的洪阳按捺不住内心的兴奋,在朋友圈里这般感慨。

在某教导大队,一位预征大学生在参观了“军营网吧”后,用时下流行的“微直播”与朋友来了次互动:“到了部队,就与网络绝缘?你想多了,军营不是你想象的那么封闭。”

不到两天时间收获1000多万的阅读量,超高的人气从何而来?

目光朝向哪,阵地就要转到哪

30+24+10+20=

这道简单的算术题,算出了湖北省征兵办工作人员对创新征兵宣传模式的深层思考。

单从人数上看,此次主题宣传活动规模并不算大,30241020分别代表着应邀的预征大学生,以及前来围观的新媒体记者、网络大V和部分高校微博管理员等4种不同类型人员的数量。

起初,有人提出质疑:把网易、腾讯、澎湃等商业媒体和自媒体请进来,在舆论走向的把握上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搞不好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存在这些顾虑,说到底还是缺乏自信。”省军区领导介绍说,长期以来,一些单位抓征兵宣传工作往往囿于“横幅+展板、传单+讲座”的传统模式,投入不小,传播效果却并不尽如人意。

此言不虚。以武汉为例,江城拥有高等院校82所,在校大学生达104万,数量居全国前列。每年征兵宣传进校园,一般由征兵办公室的军事机关具体牵头。当前,该市一个人武部平均不到5名现役干部,人少任务重的矛盾比较突出,再加上高校区域面积大,单纯依靠这种“打游击”宣传模式,能否达到理想传播效果值得商榷。

“青年学生目光朝向哪里,征兵宣传阵地就要转向哪里。”省征兵办副主任周绪铎说,不能应征青年都过河了,我们还在“摸石头”。据了解,该省军区早在设计活动之初,就定下向新媒体拓展的思路,让征兵宣传更接地气。

微博名为“@小明童鞋”的张明,在当地颇有名气,个人微博微信拥有200多万粉丝,去年6月被中央网信办评为“中国百名网络正能量榜样”。作为网络大V的代表,张明全程参加了主题活动。所到之处,他都会用手机传播自己的足迹,引来了不少粉丝围观。“非常荣幸能在军营记录每一个真实瞬间,希望用我的网络影响力,去感召更多的有志青年参军报国。”

高校微管、网络名人、商业网站……这些元素融在一起会发生怎样的聚合反应?数据给出答案:不到两天的时间,微博话题阅读量就超过1000万,并一跃占据军事类话题排行榜第一名,相关话题一度在本校大学生朋友圈中“刷屏”,这种宣传渗透力超过预期。

“征兵宣传不是征兵系统的独角戏,随着驻军部队、党政媒体、商业网站,以及网络大V和朋友圈等多种力量参与,征兵宣传必然迎来新的发展格局。”对此,周绪铎信心满满。

担心军迷“粉转黑”,就刻意规避军人的苦与累么?

少一些炫酷,多一些真实

这是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近两年,征兵形势虽有回暖,但思想退兵的问题不容忽视。

鄂州籍青年熊某,入伍之前当兵意愿强烈,家长也十分支持,走访调查期间亦无异常表现。但到了部队后,由于受不了苦与累,宁可受罚也要选择逃避服兵役。

省军区动员处处长韩永发说,出现这一现象,虽与当前许多90后青年娇惯的生活习性有很大关系,但个别部门避重就轻的宣传理念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一些单位往往对部队“炫”与“酷”讲得多,对“苦”和“累”提得少,无形中给少数青年造成误导,导致他们入伍后心理落差大,从而萌生退意。

道理都懂,但有人仍知而不为。

活动期间,天公不作美,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让原计划的跳伞观摩被迫取消,组织方临时决定,户外跳伞观摩改为室内伞兵装备背卸练习体验,有人提出了异议:

跳伞是伞兵最苦最累的训练课目之一,与户外跳伞相比,伞兵装备背卸练习既没有蓝天下的“浪漫”,也缺乏绽放云端的“潇洒”,不但其观赏性大打折扣,真实体验还会把课目的苦累暴露无遗。这样一来,搞不好会“粉转黑”。

“当兵不是‘刷履历’,既然选择参军,就必须从一开始就做好吃苦甚至是牺牲的思想准备。”对于个别人的忧虑,该省军区领导态度一致:要让这些“准新兵”提前感受军旅生活的不易。

来自武汉学院的贾坤雄,放假期间曾只身一人前往西藏做志愿者,对吃苦受累有心理准备,但参观体验后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贾坤雄说,书本上记载只是感性文字,体验中才有汗水与收获。

这次活动,一些退伍军人也慕名参加,其中不乏一些政商界赫赫有名的人物。湖北东方集团董事长陈良,1996年转业后放弃铁饭碗,与几名战友一起投身商海,凭着部队养成的意志品质,创业6年产值过亿,成为湖北商界的一匹“黑马”。在与“准新兵”交流中,他也谈到对“吃苦”的认识:“当兵不怕苦,怕苦不当兵。部队本就不是享福的地方,这一点没有必要去回避。成功之后再回首,个中滋味自会明了。”

30份“土得掉渣”的手写日记,缘何在网上意外“走红”?

方法手段要创新,更要“走心”

活动当晚,结束了部队体验生活的30名大学生,回到预留的战士宿舍梳理一天的收获。床头前,一张信纸,一支笔,他们用笔尖记录“与军营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好久没有用这种‘原始’的方式记录心情了。”这些平日里用惯了键盘的大学生纷纷发出这样的感慨。对于他们来说,这种表达方法显然有些“土气”。

与此同时,活动策划组在酝酿另一件事:如何把一天的体验成效以更大地声势推向社会?

有人提议迎合潮流,结合大学生的成长历程和这次军营体验的心情日记,参照热门韩剧《太阳的后裔》,炮制成中国式“欧巴”,以此来达到“吸睛”的效果。

但这一建议被策划组否决。策划组商讨后决定,将手写日记拍成照片,原汁原味呈现到主题网站和微博、微信等互联网平台。没想到,照片一经上传,就引来不少网友转载。30份“土得掉渣”的手写日记居然一夜之间走红网络,令很多人直呼意外。

来自湖北理工学院的刘少卿,是出了名的“学霸”,连续4年专业课全院第一,每年都拿国家级奖学金。毕业在即,一家电视台以高薪向他抛来“橄榄枝”,取舍间刘少卿毅然选择参军。

“成功是一种志向的坚守!”信纸上,刘少卿一撇一捺书写心路历程,“在追梦的路上,没有什么值不值和该不该,4年前我曾放弃过一次,这次,我不再错过。”

来自威斯尼斯人wns2299cn官网版的大四女生吴川,从小就梦想当一名海军女兵。打开她的手机微信,订阅的公众号不只有同龄女孩喜欢的购物、护肤,也有“中国军网”“中国海军网”等知名军事微信。她不是单纯向往大海的蓝天白云,而是对水兵的寂寞孤独早有准备。

在海军某部体验生活后,吴川写下这样一段话:“当那一身雪白庄严的军装出现在我的眼前,激动的泪水再也无法抑制,儿时的梦想近在咫尺。”

 一位网友在日记后这样留言:“浪花白、海军蓝,寄托了多少人的军旅梦,真心祝福这些年轻人!”

点击互联网翻阅30份手写日记,从内容上看,它们或释放着真挚的军旅情结,或透射大开眼界的认知收获,或饱含着早日圆梦的殷切期待,但有一点重合一处:“走心”!

“征兵宣传方法手段要创新,但更要‘走心’。”活动结束,大家得出这样的结论。

【责任编辑 熊婷婷】

 



上一篇:下一篇:
返回原图
/

 

Baidu
sogou